工业实力显著提升 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党的十八大以来宝鸡工业经济发展成就显著

编辑:赵海娟 惠雪倩 来源:工业科 发布时间:2022-11-18 16:04 浏览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宝鸡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高质量发展实践,始终将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工业经济发展韧性和潜力不断增强,结构和质量持续优化,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一、工业主导作用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宝鸡市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201.23亿元,较2012年增加555.33亿元,年均增长7.9%,较GDP年均增速快0.5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47%左右。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64.43亿元,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达到929.23亿元,较2012年增加404.7亿元,年均增长8.7%。全部工业增加值总量稳居全省第4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显现。见图1

二、市场主体大幅增加

党的十八大以来,宝鸡市坚持扩增量与优存量同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21年底,全市工业企业8721户,较2013年净增3611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07户,大中型企业93户,上市公司达到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占全省比重为11.9%,较2012年提高1.5个百分点。在全省11个地市中,2021年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居第3位,仅少于西安市、榆林市。见图2

三、产业布局不断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工业突出大企业带动、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实施产业链提升、数字化赋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已形成西北地区除省会城市外,行业覆盖最齐全的工业体系。2021年,国民经济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宝鸡在35个大类中有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行业覆盖面达85.4%。除受石油、黑色金属矿等资源禀赋限制的行业外,我市只缺少化学纤维制造业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两个行业。宝鸡工业企业涵盖3个工业门类、35个行业大类,118个中类、223个小类。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逐步形成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优势装备制造业、先进结构材料、食品工业、能源化工业五大优势产业为主导,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机器人、生物医药和健康设备五大新兴产业为动力,钛及钛合金、汽车、轨道交通、石油装备、数控机床、输变电装备、白酒、乳制品、航空航天、太阳能光伏、传感器、生物医药、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13条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其中,五大优势产业已形成技术水平领先,规模效应彰显、行业影响力突出的发展新态势。2012年,石油钢管、宝鸡卷烟厂、秦川机床等12户大企业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市的50.8%,对增长的贡献达到53.1%。到2021年,全市五大优势产业聚集规上企业户数达到580户,户数占全市63.9%,产值占比超八成。钛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全球第二,进入第一批国家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汽车及零部件产量、产值均占到陕西省三分之一;机床生产规模位列全国内第二。见图3

 

图3 2012年、2021年规上工业五大优势产业产值占比

四、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宝鸡工业产品种类日益丰富,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宝鸡市工业产品“即可上天,也可入海,即可钻采,也可搭桥”,已覆盖高精度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电器仪表、海工设备等高科技产品。神洲系列飞船、C919大型客机、万米深潜“奋斗者号”、“嫦娥号”、港珠澳大桥、铁路、高铁、磁浮等大国重器都有宝鸡的关键零部件或关键材料;机器人关节减速器、宝鸡B80智能数控系统、带有远程监测终端的智能传感设备等智能制造产品达到了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同时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逐年提升,产量增幅明显。2021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年产量:白酒11.6万吨,比2012年增长1.4倍,电子原件1.91亿只,增长2.9倍,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263.15万套,增长9.1倍,原煤1352.89万吨,增长29.1%,金属切削机床18143台,增长40.5%,汽车15.78万辆,增长12.5倍,发电量154.16亿千瓦时,增长19.7%。见表1

表1    2012-2021年宝鸡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年 份

汽车

(辆)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        (台套)

金属切削机床(台)

电子元件(万只)

白酒

(万吨)

原煤

(万吨)

2012

11705

128.82

261556

12914

4877.00

4.75

1048.03

2013

5061

131.64

362657

11033

1635.00

5.66

721.5

2014

5085

135.80

373193

12515

96298.17

5.97

651.7

2015

7329

144.20

287519

10561

41789.80

6.75

857.5

2016

50206

143.34

276101

8440

87376.30

7.67

814.45

2017

194100

159.40

247686

12783

72956.60

8.37

949.7

2018

207528

144.00

1160289

9188

1298.00

8.07

1103.00

2019

143895

147.90

1438158

12605

11689.80

11.03

996.70

2020

170159

152.20

1652217

14443

21469.00

10.64

1215.00

2021

157818

154.16

2631485

18143

19145.34

11.60

1352.89

 

五、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显现,企业质效不断提升,抗风险抗冲击能力不断增强,发展韧性充分彰显。一是企业规模越来越大。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16.49亿元,比2012年增长94.9%,年均增长9.9%;2021年,全市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290家,其中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57家,超100亿企业5家。二是主要效益指标持续优化。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1.10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21.6%,年均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7.51元,比2012年减少4.54元。人均营业收入137万元,比2012年增长33.5%。

六、龙头企业强势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享有盛誉的优质企业引领宝鸡工业快速发展。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连续管制造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宝钛集团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汉德车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秦川机床生产的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在国内同行业领先;中铁宝桥是全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铁路提速道岔、磁悬浮功能件和轨排生产基地,参与建设的港珠澳大桥荣获国际桥协杰出结构奖;东岭集团是西北最大的民营企业等等。龙头企业正成为宝鸡工业经济发展的代表,更是为宝鸡工业再次腾飞注入强劲动力。2021年全市前50户工业企业总产值较2012年增加979.27亿元,对全市增长的贡献达到79.3%。

七、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宝鸡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21年,全市涉及战略性新兴产品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44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26.9%,比2015年增加142户。八大战新产业中宝鸡涉及7个,其中,新材料产业96户,高端装备制造业40户,节能环保产业42户,生物产业33户,新能源产业20户。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2.1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17.9%,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为30.8%,拉动增长1.0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全市工业经济战略转型和结构升级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先进制造业活力继续增强。宝鸡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体系建设、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抓手,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凸显。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增速高于规上制造业6.4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总量占规上制造业的比重达到55.0%;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为93.6%。

近年来,宝鸡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创新能力,提升科研实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R&D(科技研发)活动的单位190户,比2012年增加125户,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达29.27亿元,比2012年增加12.63亿元,年均增长6.5%。

党的十八大以来,宝鸡工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快速融合,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和活力。展望未来,宝鸡工业发展任重而道远,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把做优做强工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通过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来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引领宝鸡工业继续勇攀高峰、再创辉煌。宝鸡人民勤劳善良、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创新创业精神将继续引领宝鸡工业跨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