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 农村消费市场增强消费对宝鸡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编辑:田民兴 来源:社会科 发布时间:2023-06-15 16:26 浏览次数:

摘   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宝鸡与全国一样,在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时遇到了居民收入缓慢、人口少居住分散、经营商品质量不高、商品销售服务不良、物流体系发展落后等问题,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就要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市场供给、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转变消费观念、实现货畅其流。

关键词: 农村消费    现状问题      对策措施

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时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农村消费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如何有效启动宝鸡农村市场,深挖农村消费潜力,是关乎全市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我市农村消费市场现状

统计资料显示,2022年我市现有农村常住人口132.48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0.58%,相当规模的农村人口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但是,2022年全市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为143.45亿元,仅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6%。从消费支出看,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34元,比2021年增长7.5%,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54.2%,但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快3.2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农村居民消费潜力仍然较强,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基本释放,尤其是低端产品的消费能力在城镇已经不复存在,因此,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势在必行。

目前,随着我国消费场景较快修复和加快拓展,我市消费品市场出现整体好转,恢复性增长势头强劲。2023年第一季度,全市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为33.9亿元,比2022年同期增长9.8%,比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高7.8个百分点。但是,全市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并未完全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农村消费市场相对于城镇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因此,充分激发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宝鸡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十分重要。

二、启动农村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民的消费意愿不断增强,实际购买能力大幅度提高,但当前农村消费市场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成为有效启动农村市场的阻碍因素。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经济负担较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决定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第一要素—农民收入水平还很低,且增长较慢。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78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388元,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差距较大,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近年来呈现明显放缓的趋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不高,增长缓慢直接制约了居民消费能力。这也成为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主要障碍。其次,农村医疗、养老等保障水平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消费。

农村人口少居住分散,商品消费难以形成规模。就我市而言,全市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不足133万人,70%以上的自然村只有几十个人,这种人口少,居住分散,消费没有规模,线上线下商业网点由于无利可图,布局困难,商品供销不畅也在所难免,农民要实现便捷消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经营商品质量不高,市场监管薄弱。农村集贸市场是农村消费市场的最普遍形式,这种流通形式一定程度上与规范性差、监管力度弱、商品品质低、虚假宣传等问题并存。加之受农村居民消费习惯制约,在遇到相关问题时,难以采取有效手段解决,多数存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不仅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权益,还大大降低了农村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

商品销售服务不良,售后维护缺位。农村市场销售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性差,商品售前宣传推广不够,不仅消费体验大打折扣,也降低了商品与农村潜在的消费需求的有效对接。在销售环节,很多适宜在农村销售的产品因在农村缺乏“落地”的供给体系和销售网点而无法打开市场,农民就地购买困难,导致农村商品普及率难以提高,许多商品在农村的售后服务缺乏保障,虽然商品本身能够满足农民需求,但由手配送、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缺位,降低了农民的消费意愿。

物流体系发展落后,商品交易不畅。“最后一公里”梗阻成为当前制约农村消费的一个主要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村县、乡两级的物流问题较突出,物流体系建设普遍滞后,一方面商业物流网点少,仅有少数大型专业物流公司网络覆盖乡镇驻地、行政村更是少之又少,造成快递难以真正下乡,导致商品流通成本偏高,城乡商贸流通交易不畅,农村市场商品流通缓慢,阻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今年经济工作五个“着力”的第一要求,我市与全国一样,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就要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市场供给、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转变消费观念,实现货畅其流。

稳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强农村居民购买能力。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应以农村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为前提。一要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二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转变农民观念,推进传统农业提质升级。三要充分激发农民生产的内生动力,鼓励农民增加生产投入促进增收。四要提高农民工创业热情,加大扶持力度,让政策持续发力,推动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充分就业。

供销系统应该勇立潮头,扛起货畅其流主体责任。电子商务已深刻地改变了商业模式,重塑了消费方式。电子商务不仅仅是传统企业清库存、冲销售的辅助渠道,而是与消费者沟通、与供应商互动、跨部门整合的主流渠道。实体店也不仅仅是电子商务的提货点、展示厅,而是致力于解决诸如退换货等客户体验最关键的“最后一公里”。线上线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因此,全市上下要加快骨干商贸流通企业培育工作,尤其是地处农村腹地的供销社,要切实担负起龙头商贸流通企业的责任,把单一贸易功能向集采购、货运、配送、贸易、金融、信息等服务功能于一体拓展;扶持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有序发展平台经济,提升商贸流通效率,降低商贸流通成本。全市供销社要切实扛起农村分散人口便捷购物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通过电商平台等现代销售方式,加快线上线下融合,把物美价廉的商品销售到农村田间地头,为全市消费市场的恢复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推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提升。持续推进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严控水、电价格,减少农村居民费用类支出。加强通信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建设移动信号基站,增强网络信号,提高农村互联网使用率。重视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农村“交通网”布局的合理性,优化现有流通网络,增加农村电商网点数量,打造高效便捷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助力农民“买进来”,方便农民“卖出去”。

优化农村市场供给体系,适应农村居民多元需求。提高供给产品与农村需求的吻合度。相关部门应引导企业重点着眼农村消费群体,分析农村居民需求,深入挖掘农村市场,培育消费热点,提升服务水平,推动产品多样化与高质量齐头并进。贯彻落实好“家电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广受农民欢迎的惠民政策,加强文化娱乐性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农村居民享受型消费需求。同时,合理规划发展市场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促使居民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释放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一是优化维护农民利益的土地保障制度,如征地、失地后的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制度等,保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二是优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对“失孤”老人、重度残疾以及重大疾病村民的救助,维持其基本生活需要。三是提高农村保险水平。全面提升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有效性,重点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升农村居民养老服务水平,发展农村商业保险,降低农民风险性损失,真正解决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增强其消费信心。

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引导农村居民合理消费。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逐渐改变其“重储蓄、轻消费”的观念。多措并举开展消费知识普及,定期用农村广播、电视、宣传条幅以及村民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帮助农村居民建立科学消费理念。引导农村居民摒弃陈旧、不合理消费习惯,让农村居民潜移默化中减少挥霍型消费,逐步建立适度、品质、绿色的消费观念。适时推行信贷消费,倡导消费升级,提升生活品质,让农村居民更好的共享社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