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统计局网站! 今天是:
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数据 > 统计公报 > 县区公报

2016年千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编辑: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7-05-19 09:43

2016年千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千阳县统计局

 20173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宝鸡后花园,幸福新千阳这一目标,带领全县人民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促和谐,扎实推进创业创新,努力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一、 综     

 2016年全县GDP达到4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4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6.78亿元, 比上年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11.54亿元,比上年增长8.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734元,比上年增长18.1%

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21.2:55:23.8

全年非公有制增加值23.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8.30%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7414万元,同比-35.4%,其中税收收入3789万元,同比增长-29.6%。地方财政支出121453万元,同比增长16.1%

二、 农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产值18.13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农业产值7.29亿元,增长5.9%;牧业产值8.54亿元,增长1.6%;林业产值1.48亿元,增长4.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7.36万亩,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夏粮13.78万亩、秋粮13.58万亩;园林水果栽植9.5万亩,与上年比持平,其中:苹果面积9.25    万亩,蔬菜种植面积5.88万亩,比上年增长-0.9%,全年新栽苹果10274亩,建成矮化自根砧苗木繁育基地6680亩。华圣、大地丰泰苹果示范园已初具规模,海升、千湖、锦泰等成功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全县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达到24个,其中:省级4个市级8个、县级12个。表1  2

 

全县桑园面积2214亩,全年蚕茧总产量达到650吨,实现产值1950万元。

  建成标准化奶牛养殖场16个,千头现代化奶牛场2个,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8.5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1%

三、工 业、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户,比上年增加22.2%工业总产值达到74.6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71.98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全县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

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78亿元,增长 11.5%。表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1.25亿元,同比增长-15.8%,第二产业完成15.74亿元,同比增长-27.3%,第三产业完成68.01亿元,同比增长85%;年内施工工程353个,其中:年内新开工项目341个。投资1.1亿元的镍钛记忆合金材料项目已建成,20WM光伏生产线建设项目投产,英利光伏发电一期项目并网发电,祥和华府、华隆国际、天瑞家园等一批高层住宅建设项目顺利完工。

五、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完成增加值24343万元,比上年增长3.8%。

       全年完成货运量8993万吨, 比上年增长5.1%,货运周量20084万吨公里,增长2.7%;客运量214.8万人次,增长3.8%, 客运周转量10213.1万人公里,增长2.3%。境内铁路里程31公里,高等级公路30公里、普通公路里程1134 公里,国道344线千阳凤翔公路改建工程全面动工。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9416.9万元,比上年增长25.3%;本地固定电话年末用户5219户,移动电话用户79900多户,比上年增长2.6 %;建成宽带数据用户10186户,比上年增长14.2 %顺丰、圆通、百世汇通等9家快递在县城运营,电子商务、农村淘宝起步运行,信息资源渠道更加宽广。

六、商业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95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批发业0.26亿元,下降16.4%;零售业7.61亿元,增长15.1%;住宿业0.44亿元,增长39.3%;餐饮业1.64亿元,增长17.0%。蔬菜价格持续高位攀升,通讯、石油销售旺势明显;家美佳千阳店、供销客都、乐万家购物超市、海澜之家等销售态势良好,客都购物广场、西关超市、邮政超市精心打造蛋、菜、果等日常生活品廉价柜台,提升卖场人气,电子商务首开运营,商业新模式开启辉煌新时代。

、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各类学校共计25所,其中:普通高中所,在校学生3450人,比上年减少56.7%;职业中专学校所,在校学生725人,比上年减少44.7%;初级中学所,在校学生2111人 ,比上年减少38.6%,连续第12年呈现下降;小学19 所,在校学生6826人,比上年减少0.1%,学龄儿童全部入学。全县幼儿园15所,在园人数3942人,比上年增加0.2%。初中毕业生1187人,升学率93.2% 2016年高考综合评比本科上线率78.3%,全县考入本科学生619人,比上年增长41.3%。表4

完善了中小学图书、设备及教学设施,新建计算机教室26个,多媒体教室33套,添置计算机学生用1457台、教师用909台,安装超短焦电子白板138套,建成多媒体高清录播教室5个、阶梯型多功能教室4个,校园高清电视台及闭路电视系统6套,全县学校“三通两平台”建成投用,实现学校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2016年全县申报科技项目13个,项目总投资2338万元,其中:重点项目5个,一般项目8个,申请省市科技项目资金633万元,到位资金447万元;组织县级科技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799万元,自筹699万元、省市补助100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提升了企业科技研发能力,推动矮砧苹果标准化栽植、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的发展。

全县共申报专利58件,其中:发明类16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外观设计10项,红山中学成功创建陕西省中小学知识产权示范学校。乾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特多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和红山中学的3项发明专利技术和12项实用新型技术在江苏省昆山市举办的第九届国际发明博览会上精彩展出。

八、金融、保险

  2016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6.54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住户存款32.6亿元,同比增长12.1%。各项贷款余额13.39亿元,同比增长20.4%

全县保费收入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全年支付赔偿及给付款0.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业余演出队、自乐班35个,送戏下乡520场,元宵节举办了大戏公演,社火游演、锣鼓大赛、电影、广场灯谜、广场舞大赛等活动,电影放映队下乡演出数字电影1460多场次,县电影公司建成了3D国际影城,山区人民在家乡就能看到新模式3D电影;全县共创作书画1960多幅,文学作品260多篇,摄影作品1080余幅,小戏、小品26部,申报第五批市级非遗传保护项目3个,投资200多万元县剧团编排了大型秦腔历史剧目《丝路魂》,同时组织民间艺人参加了中国旅博会、文博会、西洽会、义务小商品交易会等, “地税杯”首届千湖荷花廉政文化摄影大赛、参加中国(昆明)官渡第六届全国非遗联展,千阳县太阳鸟工艺品专业合作社代表千阳刺绣参加联展活动,并获得银奖;县文化馆成功创建为国家二级馆。在千湖湿地景区举办“中国梦・丝路情”海内外书画名家采风、“两岸四地书画名家作品陕西邀请展”活动;著名摄影家柏雨果等赴千阳县开展摄影采风培训活动,创建千阳旅游网、千阳旅游微博、千阳宣传、千阳微生活等公众微信平台,上传旅游信息240余条,千阳旅游微信的点击率达到50万人次以上。全陕西日报、宝鸡日报等刊登了千阳旅游专版,开机拍摄千阳首部旅游微电影《友谊万万岁》,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千阳矮砧苹果进行了深度报道。制作了“两环一线”骑行线路旅游标识。打造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千湖湿地、望鲁台景区实现了无线WIFI全覆盖。

     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个,床位773张,每万人拥有病床61.5张。卫生技术人员652名,其中执业医师163名,注册护士246名;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药品“三统一”全覆盖。

      群众性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先后举办了民间丁方大赛、参与和承办了元宵节锣鼓、舞龙舞狮表演、县级机关干部职工拔河赛、陕西省第二届“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篮球联赛千阳赛区预赛、“畅游千湖湿地•重走丝绸之路”健步行、“全民健身,舞动千阳”健身舞比赛、“感悟灵动千阳•骑行美丽乡村”千湖自行车赛和校园足球联赛,成功承办了欧美篮球对抗赛、宝鸡市第二届老年人健身大会空竹、花棍展示活动和全县县镇机关运动会等各种全民健身活动20余场次。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2016年末全县总人口134649人,男性70558人,占总人口的52.4%,女性64091人,占总人口的47.6%;全县出生人口1347人,出生率10.21‰;死亡人口769人,死亡率5.83‰;自然增长率4.38 ‰。

    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口径)15531元,比上年增长18.5%;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133元,比上年增长8.0%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口径)28369元,比上年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213元,比上年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7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72,比上年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096元,比上年增长15.0%。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9平方米。

全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1:1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75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8%

全县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81141人,其中城镇职工7988人,城乡居民73153人;城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29706人,其中城镇职工8505人、城镇居民9392人,农村参加新合疗11.23万人。

年末纳入城镇低保13602514人,纳入农村低保373410038人,农村五保户338人。为60岁以上18933名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2591.32万元;为70岁以上8402人、发放高龄生活补贴583.1万元;农村扶贫搬迁860户,残疾人保障等惠民政策实现无缝对接。

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1.03万套,1506名学生享受寄宿生生活补助,4800人享受学生营养餐;县级奖励、救助贫困大学生394130万元,为243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贷款172万元,348名中职学生享受助学金79.6万元。新农合报销住院药费等5614.89多万元,社会保障事业不断提升。

十一、资源、环保和安全生产

全县土地面积99393公顷,其中森林面积45238.5公顷,森林覆盖率45.51%全年造林面积3933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区域面积7156公顷。

全年用水量304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9%,其中:工业用水量357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0.6%,生活用水量597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7%,农业用水量2087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6%,当年解决0.99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修农田节水灌溉面积0.3千公顷。

全年县内平均气温为12.8℃,偏高0.8℃,最高气温37.8℃,最低-17.0℃;年降水量436.6毫米,较历史平均偏少137.6毫米;年日照时数1983.2小时,偏少3.2小时;6-8月份出现高温天气,35℃以上高温天气出现25次,降水量仅221.2毫米,较正常年份偏少68.6毫米。

全年完成裸露土地绿植面积9.2万平方米,拆除燃煤锅炉3台,新安装了油烟净化器21台;审批通过环评建设项目52个,环评执行率100%县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总投资55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扩建0.6m3/d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理设施及配套建设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建设污水管网11.9km,目前已投入调试。全县7个镇均建成省级以上生态镇,其中张家塬镇为国家级生态镇,实现省级生态镇全覆盖;全县共建成市级以上生态村59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1%

在县城重点路段实行全天禁止“黄标车”、“无标车”通行,对城乡客运车辆实施“油改气”等,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全年累计淘汰黄标车104辆。

大气自动监测站于325日建成投行,1125日移交第三方单位运营管理,能实时监测pm10pm2.5SO2NOXCO、臭氧等六个污染因子,对综合判定县城空气质量、应对空气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年发生安全事故12期,死亡4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82人。

 

注: 1.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按现价公布,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公布。

2.人口数和户数为公安部门按户籍统计的年报数;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为计生部门年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