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统计局网站! 今天是:
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数据 > 统计公报 > 县区公报

2014年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编辑: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5-04-22 14:18

2014年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凤县统计局
 
2015年3月31日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加快建设幸福凤县的战略目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转型突破、加快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化解“三期叠加”带来的不利因素,持续推进“六类特色凤县”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步增长、加快转型、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7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15.19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24.05亿元,增长8.8%。第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4.4:79.1:16.5,其中:第一产业占比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上升0.2个百分点。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6842元,折合22363美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5.32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达58.6%,比上年增加0.6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5.48万人,比上年增长3.3%,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数1.52万人,增长12.2%;农村从业人员3.85万人,增长0.4%。全年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2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07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8%。
 
  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7655万元,比上年下降8.5%,其中:税收收入12241万元,非税收入25414万元。全县地方财政支出82366万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教育、科技和文化支出22310万元,占财政支出比重27.1%;农、社、卫和住房支出37020万元,占财政支出比重44.9%。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86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97万亩,比上年增长1.2%。粮食总产量2.24万吨,增长1.7%,其中:小麦产量0.39万吨,增长5.8%;玉米产量1.61万吨,增长0.8%。蔬菜面积6.94万亩,增长0.5%;蔬菜产量11.23万吨,增长3.2%。水果面积8.3万亩,增长2.6%;水果产量5.5万吨,增长3.7%。药材面积3.8万亩,增长1.8%。全年花椒产量4000吨,增长343.5%;核桃3000吨,增长57.6%。
 
  全年肉类总产量11251吨,比上年增长7.7%,其中:猪肉7989吨,增长4.4%;禽肉564吨,增长5%。年末牛存栏1.49万头,增长2.9%;猪存栏7.11万头,下降1.7%;羊存栏2.51万只,增长13.3%;家禽存栏31.48万只,下降0.3%。生猪出栏10.69万头,增长3%;出栏家禽40.9万只,增长2.5%。特色养殖业全面发展,全县林麝存栏5415头,梅花鹿1900头,大鲵7万尾。
 
  全年水产养殖面积38公顷,水产品产量65吨。
 
  当年总造林面积1.5万亩,比上年下降59.5%。
 
  鼓励和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62家,休闲农业示范点12个。秦岭花谷产业致富黄金带初步形成,汇丰山庄、高老庄风情园成功创建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黄牛铺现代农业园区跻身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行列。凤县苹果荣获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优质苹果银奖。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99.2%,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052万元,完成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1167户4118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5.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继续落实工业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县内重点企业稳步发展。深入挖掘传统工业经济潜能,实施了庞家河金矿、震奥鼎盛等矿山企业探矿增储项目,整装勘查项目快速推进。加快发展新型工业,龙源风电二期全容量并网发电,石材产业园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培育中小微企业60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户。全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8.54亿元,增长18.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创历史新高,达到992%,比上年增加4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63.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利润总额41.67亿元,下降0.8%。
 
201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91亿元,比上年增长6%。资质等级以内建筑企业1户,完成施工产值3.2亿元,增长23.1%,年末从业人员78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7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6.7亿元,增长100.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0.2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8.6亿元,增长11%,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占比为20.9:17.2:61.9。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施工项目数453个,比上年增加12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26个,增加项目150个。投产项目349个,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07.48亿元,增长53.1%。
 
  引进华润新能源、金风科技、南京高传等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5个,亿元以上产业化项目10个。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3.1亿元,其中省际到位资金21.82亿元,引进外资150万美元。
 
  100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82.2亿元,二里河铅锌矿深部探矿增储、宝汉高速坪坎段等项目进展顺利,丰禾山隧道、凤县第二水厂等项目竣工投用。
 
  狠抓项目资金争取,羌族文化原生态体验区等8个总投资6.4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成功进入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储备库。抢抓省市支持凤县转型发展的难得机遇,全年落实中省项目资金8.1亿元,比上年新增1.5亿元,省市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新增6621万元。
 
  五、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2.58亿元,增长14.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57亿元,增长13.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62亿元,增长21.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53亿元,下降27.6%。
 
  外贸出口总额达到263.3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3.4%。
 
  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二次创业”,启动实施文化旅游重点项目16个,凤凰湖景观廊桥、水上球幕电影建成投用,县城及主要景区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消灾寺、紫柏山景区分别创建为国家4A、3A级景区,“通天河谷”、“秦岭花谷”分别入选宝鸡山水八景和宝鸡乡村游八景。开辟了风电观光和羌文化原生态体验等自驾游线路。凤羌文化走上全国舞台,羊皮鼓舞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银奖,省级文化先进县顺利通过测评验收,荣获“影响中国的文化旅游名县”称号。
 
  年末共有各类旅游景区(景点)7个,其中:人文景区3个,自然景区3个,休闲度假景区1个。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3个。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亿元,景区收入1200万元,增长12%。国内旅行社2家,星级宾馆2家。
 
  六、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9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县境内公路里程达到1049.33公里,年末拥有载货汽车837辆,载客汽车180辆,其中出租车86辆。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6605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125万元,电信业务收入5480万元。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7.88万户,其中固定电话0.28万户,移动电话达到7.6万户。互联网用户数达到6400户。
 
  七、金融保险业
 
  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信用强化机制,为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提供制度保障,凤县首家小额贷款公司---凤县腾远小额信贷公司正式运营。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3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91亿元,比上年增长6.6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62%,其中中长期贷款6.35亿元,比上年增长31.43%。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122万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891万元,增长11%;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231万元,下降6.9%。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762万元,比上年下降4.7%,其中寿险业务给付73万元,下降45.3%;财产险业务赔款689万元,增长3.5%。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全县共有普通中学3所,在校学生4407人,其中高中生1682人;小学14所,在校学生4656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624人。幼儿园14所,在园幼儿1841人。中小学在任教师845人。高考普通二批本科以上上线人数达到293人。
 
  基层文化场馆提升和文化器材配送工程持续推进,城乡群众性文化活动活跃,通过了省级文化先进县评估验收。年末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站)10个,图书馆1个,县级展览馆1座。年末全县有线广播台1个,卫星地面站(含村村通)13577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安装17403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60.8%。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数35个,其中,医院及卫生院14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2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全县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64张,卫生技术人员669人,其中:执业医师133人,执业助理医师37人,护师护士207人。全县孕产妇死亡率达到135/10万,婴儿死亡率为5.3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74‰,产妇住院分娩比例达到100%。儿童11种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达到99.88%,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7.1%。甲类传染病无发病,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147.94/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465.48/10万。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06530人,比上年末增长0.23%。单独二孩政策稳步实施,全县人口出生率8.79‰,死亡率6.2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8‰。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765元,比上年增加1363元,增长13.1%。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548元,比上年增加3133元,增长10.3%。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5:1,比上年缩小0.07。城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年末人数14554人,比上年增长12.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1312元,比上年增长18.5%。
 
  启动领导干部下基层扶贫托底工程,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实施土坯房改造590户、“三无户”建房203户。新修村组道路110公里,修复水毁道路34.2公里,新修堤防8.35公里,治理河道16.2公里,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4处。农村群众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3769人实现了脱贫。
 
  5个留守妇女儿童幸福家园和12个农村幸福院建成投用,凤县老年公寓建设进展顺利。全县共有城市居民1726人、农村居民9467人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补贴。1047名农村五保户得到政府救济,其中集中供养534人。建立实施临时救助,共有229户得到帮助。优抚对象享受抚恤总人数386人。
 
  年末全县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8.2%,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61950人,其中:农村已纳入养老保险人数43805人;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4484人,其中农村已参加新农合医疗保险人数70443人。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新建垃圾兑换超市11个,实现了镇级全覆盖。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完成工业污染源技改项目6个,严格落实各项防尘抑尘措施,全年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天数达到320天以上。
 
  积极实施污染减排项目,完成了凤县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提标改造项目,污水处理标准由国家1类B级提高到国家1类A级标准。实施了凤县声威建材脱硫脱硝项目。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和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均达到100%。2013年化学需氧量排放1188吨,氨氮排放量521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946吨,氮氧化物排放量724吨,主要污染物减排率达到7.8%。2013年度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589吨标煤,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达到3.44%。全县森林面积25146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9.7%。
 
  实施了3镇24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07平方公里,在安河重点防洪区域新修堤防3.75公里,治理河道7.5公里。完成造林绿化面积4.9万亩,栽植各类绿化苗木425万株,花卉苗木繁育面积4千亩,嘉陵江湿地公园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农村环保处理设施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创建五星村2个、四星村6个,黄牛铺东河桥村荣获宝鸡“十大美丽乡村”称号。成功创建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生态县。
 
  市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通过验收。全国文明县城复检一举达标,成功列入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问题专项整治,持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连续5年保持省级信访“三无县”。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6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1人。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4.02%。
 
  注释:
 
  ⒈本公报部分指标为初步统计数;
 
  ⒉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人口数来自市统计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来自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公路数据来自县交通局;邮电数据来自县邮政局、电信公司、联通公司和移动公司;旅游数据来自县文物旅游局;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县招商服务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凤县支行;保险数据来自县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体育局;文化、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局;城镇就业、失业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环保、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等数据来自省市县域经济监测反馈资料和县级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