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区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8.4亿元,同比增长13.8%。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3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226.13亿元,同比增长32.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17.43亿元, 农村非农户投资8.7亿元。
五、商贸和旅游业
2013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亿元,同比增长15.1%。
2013年接待旅游人数708.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67亿元。
六、招商引资和劳动就业
2013年全区招商引资实现到位资金46.5亿元。
2013年劳务输出人数38536人,其中受培训人数17970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198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77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较上年减小达到3%。辖区内全部“四下”非私营单位期末从业人员人数为41622人,其中区属6304人。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3年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535人,在校生1971人;普通高中招生3611人,在校生10293人;初中招生3777人,在校生12286人;小学招生3636人,在校生21385人;小学入学率为100%,在园幼儿(含学前班)11683人。全区共有普通中学20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5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初级中学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小学26所。(不包含八鱼和马营地区所有学校)
2013年我中心共办理各种学生资助31872人次,落实资助金额1542.875万元。其中,学前一年教育助学金1834人次,金额137.55万元;义务教育段城市低保免费教科书1143人次,免费金额25.5万元;提供农村学生免费教科书9950人次,免费金额63.5万元;农村寄宿生生活费补助1232人次,补助金额68.8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段“蛋奶工程”7433人次,金额222.99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5544人次,金额415.8万元;宝鸡市高等教育入学救助68人次,金额34万元;宝鸡市广宏奖学金51人次,金额13.26万元;普通高校新生入学资助项目150人次,金额8.6万元;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1741人次,金额130.575万元;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2424人次,补助金额242.4万元;签订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合同302人次,合同贷款总额179.9万元,累计收回本金及利息约164万元。
2013年度共指导辖区企业申报科技项目40余项,获批30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项目5项,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5项,市重大科技专项12项,市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项。累计争取上级科技项目扶助资金1008万元。
八、卫生和体育
2013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含高新区)363个,医院床位数达到4832张,卫生技术人员5157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115人。全区参合农民达到111200人。全区无甲类或者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发生,2013年全年报告法定传染病19种2270例,其中乙类传染病12种743例,丙类传染病7种1527例。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开展两次,共计接种1106人,接种率96%;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应种人数181人,实种176人,接种率97.2%。
全区积极参加市级举办的各项比赛,市级老年人门球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名;青少年参加宝鸡市年度比赛田径、游泳、女子足球、女子篮球、男子足球、男子篮球、国际跤、柔道、体操、射击、拳击、乒乓球分别获市级第一名。
九、环境资源
2013年度辖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逐日均值全部达标,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0.098 mg/m3,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级标准0.10 mg/m3),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城市空气质量达到Ⅱ级以上天数315天,占全年监测天数的86.06%,和上年基本持平。区域内地表水水质达标,无劣V类水体。
2013年度辖区COD排放量6334.25吨、氨氮排放量909.97吨、二氧化硫排放量4603.45吨、氮氧化物排放量2563.73吨,分别较上年下降3.27%、3.91%、1.5%、2%。
注:氮氧化物中不包含机动车排放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底公安户籍人口441769人,其中:城镇人口374591人,城镇居民家庭户数124378户,城镇化率84.8%。人口出生率8.01‰,自然增长率4.8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23元,同比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11596元,同比增长13.6%;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3.2%;城镇居民生活用天然气入户率97.2%;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1.4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7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63788人,其中:城镇职工已参加养老保险84975人,农村已纳入养老保险78813人。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341122人,其中:城镇职工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99687人,城镇居民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30235人。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为92.5%。
十一、其他方面
区人民政府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共16项(统计数据截止发稿日期),其中获得国家表彰的有:全国社区教育试验区,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县区,第四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获得省级表彰的有: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单位;获得市级表彰的有: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区,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国资监管工作先进县区等。
注: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为现价,增长速度为可比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