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扶风县统计局
2011年6月1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全县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各乡镇、各部门的支持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积极配合下,通过全县普查人员的辛勤工作,我县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县常住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3]为416398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14743人相比,增加了1655人,增长0.40%。年平均增长率为0.04%。
二、家庭户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为103307户,家庭户人口为389057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7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8人,减少0.01人。
三、年龄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5195人,占15.66%;15—64岁人口为315551人,占75.78%;65岁及以上人口为35652人,占8.5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2.1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8.5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61个百分点。
四、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1401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60130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20038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89895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由1273人上升为5140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由8402人上升为1444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由41656人上升为48124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由32735人下降为21589人。
全县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6048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3474人,文盲率[5]由6.60%下降为3.85%,下降2.75个百分点。
五、人口地区分布
全县各乡镇的常住人口[6]分布如下:
地区 | 人口数(人) | 比重[7](%) | |
2010年 | 2000年 | ||
全县合计 | 416398 | 100 | 100 |
城关镇 | 89275 | 21.44 | 19.71 |
法门镇 | 70852 | 17.02 | 16 |
绛帐镇 | 50679 | 12.17 | 11.91 |
天度镇 | 20948 | 5.03 | 5.16 |
午井镇 | 35697 | 8.57 | 9.32 |
段家镇 | 24111 | 5.79 | 5.83 |
杏林镇 | 24866 | 5.97 | 6.38 |
召公镇 | 31295 | 7.52 | 8.6 |
南阳镇 | 20880 | 5.01 | 5.55 |
上宋乡 | 25762 | 6.19 | 5.93 |
太白乡 | 22033 | 5.29 | 5.61 |
注释:
[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 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 全县的人口数是指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 文盲率是指全县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6] 本公报中2000年的人口数据所涵盖的行政区划均与2010年现行行政区划一致。
[7] 比重为各乡镇的人口占全县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