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在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省委省政府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及时出台稳增长的各项措施,经济运行逐渐平稳,各项指标持续稳健运行。
一、工业生产平稳
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668.15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速居全国第一位,分别比全国和西部地区高6.3和5.9个百分点,增速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比前6个月减缓0.4个百分点。其中,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517.88亿元,增长14.3%,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从增速看,安康和商洛分别以35.5%和33.9%排名前两位,榆林、西安和延安各以12.8%、12.2%和10.2%排名最后,其他6个区市增速差异不大,在23%左右波动。从绝对值看,榆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048.11亿元,领先于其他市区,西安和延安分别以602.17和506.15亿元名列二三位,三者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58.8%。
图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长率图例(单位:亿元 %)
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前7个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6232.05亿元,同比增长27.6%,较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较全国和西部地区分别高出7.2和3.4个百分点。11个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为均衡,在27.5%-32.6%之间分布,其中,西安(27.5%)、延安(29.8%)和汉中(29.9%)增速在30%以下,其他市区增速都在30%以上,渭南增速最高。与上半年相比,有6个区市增速加快,5个区市增速减缓,除延安加快2.6个百分点和榆林下降1.1个百分点以外,其余9个市区增速变化幅度都在1个百分点以内。从绝对值看,西安、咸阳和榆林名列前三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2067.6、770.44和720.21亿元。
图2 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率图例(单位:亿元 %)
三、消费市场增长微小回落
1-7月,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371.80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从增速看,铜川(42.7%)、渭南(31.3%)和商洛(27.8%)排名前三,榆林(16.6%)、西安(15.6%)和杨凌(8.5%)位居最后。与上半年相比,有5个区市增速下降,延安、铜川和西安下滑幅度较大,分别下降2.3、1.1和1.4个百分点;6个区市增速加快,杨凌和商洛增幅较大,各加快1.3和1个百分点。从绝对值看,西安和榆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905.98和104.12亿元,其余区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都在百亿元以下。
图3 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及增长率图例(单位:亿元 %)
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前7个月,全省完成财政总收入1632.45亿元,同比增长18.0%,比上半年下降2.1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93.77亿元,增长23.9%,较上半年回落2.7个百分点。从增速看,榆林、杨凌和铜川名列前三,增速分别为43.2%、39.2%和34.3%;西安、延安和宝鸡排名最后,增速分别为21.4%、15.3%和15.0%。与上半年相比,有7个区市增速出现回落,宝鸡、延安和渭南降幅较大,分别下滑8.2、6和5.3个百分点;其他4个增速出现上升的区市中,杨凌和榆林增幅较大,分别上升6.1和2.7个百分点。从绝对值看,西安和榆林排名领先,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234.24和142.01亿元。
图4 地方财政收入及增长率图例(单位: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