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快报工作的通知
有关县区统计局,市文化产业统计监测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提出的“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不低于26%”,“今后几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不低于30%,到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在2008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市GDP的6%”的宏伟目标,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新突破。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文化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通知》(陕办字[2009]12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省文化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通知》(陕政办发[2010]9号)和中共宝鸡市委办公室、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文化产业统计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宝市办字[2009]86号)精神,现将2010年我市文化产业统计快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查方法
根据陕西省文化产业统计年快报会议精神的要求,2010年文化产业统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也就是说,在我市1327个文化产业单位中,采取分行业抽取83个单位进行调查,以这些单位的增长比例推算该行业全年增长水平。
二、有关县区、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
按照省上的样本抽取原则,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调查涉及的县区、市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为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凤翔县、岐山县、眉县、千阳县、太白县、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文物旅游局、市园林环卫局、法门寺旅游管委会,以及市档案局、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陕西新华发行集团宝鸡市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宝鸡市华宝快美商贸公司、宝鸡市宝天铁路烈士纪念碑管理处、西安市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宝鸡分公司、宝鸡市文化宫、宝鸡广电网络传媒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广电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陈仓区直属公司、宝鸡市人民政府网络服务中心、宝鸡市石鼓公园建设管理委员会。
以上县区、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主要任务是牵头组织本县区、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人员,对我局抽取的相关文化产业单位进行全面调查。
三、工作实施步骤及进度安排
1、召开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快报业务培训会议,对市级各有关部门、各抽样调查单位文化产业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2010年11月25日前)。
2、县区、部门组织填写、上报《文化产业企业财务状况调查表》、《文化产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调查表》(2010年11月30日前)。
3、审核、汇总各县区、部门上报的《文化产业企业财务状况调查表》、《文化产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调查表》(2010年12月5日前)。
4、向省局上报《文化产业企业财务状况调查表》、《文化产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调查表》监测表及其综合数据(2010年12月10日前)。
5、公布、分析研究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统计主要数据(2011年5月底前)。
六、几点要求
1、有关县区统计局及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务必于2010年11月30日前将调查取得并填写完整、无误的《文化产业企业财务状况调查表》、《文化产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调查表》一式一份报送市统计局社会科。报送方式为报表(加盖公章)和电子邮件。电子信箱:zhao_haijuan@163.com ;通信地址:宝鸡市政府6号楼D406室;电话:3261396(传真);邮编:721004。
2、《文化产业企业财务状况调查表》、《文化产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调查表》连同本文件在宝鸡市统计局内外网上的文件通知栏目。
附:1、文化产业调查表及指标解释
2、2010年宝鸡市文化产业应调查单位名单
宝鸡市统计局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二日
附:文化产业企业财务状况调查表
表 号:WH101表
制表机关:陕西省统计局
文 号:陕统发(2009) 82 号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有效期至:2011年6月 |
单位名称:(盖章) 2010年
一、企业基本情况 |
组织机构代码□□□□□□□□-□
单位详细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
主要业务活动:1 ;2
行业代码:□□□□(由统计部门填报)
登记注册类型: □□□ |
二、企业财务情况 |
指 标 |
代 码 |
计量单位 |
2010年1-10月 |
2009年 |
甲 |
乙 |
丙 |
1 |
2 |
1、营业收入 |
01 |
千元 |
|
|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
02 |
千元 |
|
|
2、主营业务成本 |
03 |
千元 |
|
|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04 |
千元 |
|
|
4、费用合计(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
05 |
千元 |
|
|
其中:税金 |
06 |
千元 |
|
|
利息净支出 |
07 |
千元 |
|
|
5、营业利润 |
08 |
千元 |
|
|
6、主营业务利润 |
09 |
千元 |
|
|
7、利润总额 |
10 |
千元 |
|
|
8、应交所得税 |
11 |
千元 |
|
|
9、应付工资总额 |
12 |
千元 |
|
|
10、应付福利费总额 |
13 |
千元 |
|
|
11、保险费 |
14 |
千元 |
|
|
12、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 |
15 |
千元 |
|
|
13、固定资产原价 |
16 |
千元 |
|
|
14、本年折旧 |
17 |
千元 |
|
|
15、资产总计 |
18 |
千元 |
|
|
16、年末从业人员 |
19 |
人 |
|
|
|
|
|
|
|
|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电话: 报出日期:2010年 月 日
指标解释:
营业收入 指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转让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总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计算填报。
主营业务收入 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此项目应根据相关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经营收入”、“工程结算收入”等科目发生额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未设置该科目,则以营业收入发生额代替填报。
主营业务成本 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计算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未设置该科目,则以营业成本发生额代替填报。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本年累计数”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未设置该项以营业税金及附加代替填报。
营业费、管理费、财务费合计 指企业报告期内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费用的合计。
营业费 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本年累计数”填报。
管理费 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的董事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利润表”中“管理费用”项的“本年累计数”填报。
财务费 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已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的“本年累计数”填列。
税金 指企业按照规定从管理费用中支付的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本指标根据“管理费用”科目中相关项目归纳填报。
利息净支出 指企业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利息支出(除资本化的利息外)减去银行存款等的利息收入后的净额。根据会计“财务费用明细资料”中的利息支出项目填报。
营业利润 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即主营业务收入减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的金额。本指标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年累计数”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同样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年累计数”直接填报。
利润总额 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亏盈总额,包括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的对应指标的本期累计数填报。
应付工资总额、应付福利费总额 根据会计“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的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
保险费 指企业向社会保障部门和保险公司为本单位职工支付的各类保险的费用。根据会计“管理费用”等科目中的相关项目归纳计算填报。
固定资产原价 指企业在购置、自行建造、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全部支出总额。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价”项目的期末数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资产负债表附表”中的“固定资产原价”项目的期末数填报。
本年折旧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合计数。根据会计核算中《资产减值准备、投资及固定资产情况表》内“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项本年增加数填报。
资产总计 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的期末数填报。
文化产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调查表
表 号:WH101表
制表机关:陕西省统计局
文 号:陕统发(2009) 82 号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有效期至:2011年6月 |
单位名称:(盖章) 2010年
一、单位基本情况 |
组织机构代码□□□□□□□□-□
单位详细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
主要业务活动:1 ;2
行业代码:□□□□(由统计部门填报)
登记注册类型: □□□
隶 属 关 系 : □□ |
二、单位财务情况 |
指 标 |
代 码 |
计量单位 |
2010年1-10月 |
2009年 |
甲 |
乙 |
丙 |
1 |
2 |
1.固定资产原价 |
01 |
千元 |
|
|
2.本年收入合计 |
02 |
千元 |
|
|
其中:财政拨款 |
03 |
千元 |
|
|
事业收入 |
04 |
千元 |
|
|
经营收入 |
05 |
千元 |
|
|
3.本年支出合计 |
06 |
千元 |
|
|
其中:工资福利支出 |
07 |
千元 |
|
|
商品和服务支出 |
08 |
千元 |
|
|
其中:取暖费(降温费) |
09 |
千元 |
|
|
劳务费 |
10 |
千元 |
|
|
差旅费 |
11 |
千元 |
|
|
出国费 |
12 |
千元 |
|
|
工会经费 |
13 |
千元 |
|
|
福利费 |
14 |
千元 |
|
|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
15 |
千元 |
|
|
其中:抚恤金 |
16 |
千元 |
|
|
生活补助 |
17 |
千元 |
|
|
救济费 |
18 |
千元 |
|
|
助学金 |
19 |
千元 |
|
|
退职(役)费 |
20 |
千元 |
|
|
4.经营支出 |
21 |
千元 |
|
|
5.经营税金 |
22 |
千元 |
|
|
6.全部从业人员年末人数 |
23 |
人 |
|
|
|
|
|
|
|
|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电话: 报出日期:2010年 月 日
指标解释:
本年收入合计 指行政事业单位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收入,包括财政拨款、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中的“本年收入合计”项目填报。
财政拨款 指单位本年度实际收到的本级财政拨款,含一般预算拨款和基金预算拨款。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中的“财政拨款”项目填报。
事业收入 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根据“收入支出总表”中的“事业收入”项目填报。
经营收入 填列行政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中的“经营收入”项目填报。
本年支出合计 指行政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资产耗费和损失等支出情况。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中的“本年支出合计”项目填报。
工资福利支出 指单位支付给在职职工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具体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和上述未包括的人员支出。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工资福利支出”的对应项填报。
商品和服务支出 指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具体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暧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福利费、劳务费、就业补助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专用材料费、办公设备购置费、专用设备购置费、交通工具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及上述科目未包括的日常公用支出。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的对应项填报。
取暖费(降温费) 指单位取暖用燃料费、热力费、炉具购置费、锅炉临时工工资、节煤奖以及由单位统一支付的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宿舍取暖费等。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的对应项填报。
劳务费 指支付给单位和个人的劳务费用,如翻译费、咨询费、手续费等。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的对应项填报。
差旅费 指单位工作人员出差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干部及大中专学生调遣费,调干家属旅费补助等。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的对应项填报。
出国费 指单位工作人员出国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等支出。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的对应项填报。
工会经费 指按职工工资总额(扣除按规定边准发放的住房补贴)的2%计提并拨交给工会使用的经费。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的对应项填报。
福利费 指单位按国家规定提取的福利费。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的对应项填报。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指政府对个人和家庭的无偿性补助支出。包括离休费、退休费、退职(役)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补贴、助学金和其他未包括在上述科目的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等。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的对应项填报。
抚恤金 抚恤金指按规定支付给烈士家属、牺牲病故人员家属的一次性和定期抚恤金,革命残疾人员的抚恤金,离退休人员等其他人员的各项抚恤金。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的对应项填报。
生活补助 生活补助指按规定支付给优抚对象、退伍军人的生活补助费,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和家属生活补助,因公负伤等住院治疗、住疗养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长期赡养人员补助费等。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的对应项填报。
救济费 反映按规定开支的城乡贫困人员、灾民、归侨、外侨及其他人员的生活救济费,包括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费,随同资源枯竭矿山破产但未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矿山所属集体企业退休人员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的生活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贫困户、麻风病人的生活救济费,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救济费,福利、救助机构发生的收养费以及救助支出等。实物形式的救济也在此科目反映。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的对应项填报。
助学金 指支付给各类学校学生助学金、奖学金、学生贷款贴息、出国留学(实习)人员生活费,青少年业余体校学员伙食补助费和生活费补贴,以及按协议由我方负担或享受我方奖学金的来华留学生、进修生生活费等。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的对应项填报。
退职(役)费 指行政事业单位退职人员的生活补贴,一次性支付给职工或军官、军队无军籍退职职工、运动员的退职补助,一次性支付给军官、文职干部、士官、义务兵的退役费,按月支付给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退役金。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的对应项填报。
经营支出 填列行政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中的“经营支出”项目填报。
经营税金 指事业单位提供劳务或销售产品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填列。
固定资产原值 指填表机构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该指标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值”年(期)末数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