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宝鸡市以果业强、果乡美、果农富为目标,以扩张规模为主线,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克服气候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实现了水果增产、果价提升、农民增收的目标。
一、果业规模不断壮大
(一)果园面积逐年扩大
2014年,宝鸡市园林水果面积115.3万亩,较上年增长4.1%。其中,苹果面积69.49万亩,增长5.2%;猕猴桃面积36.63万亩,增长2.1%;桃面积2.74万亩,增长9.2%;葡萄面积2.94万亩,增长11.7%;樱桃面积1.03万亩,增长19.9%。
(二)大力发展规模果园
宝鸡市2014年累计新建500亩以上果园13个,千亩果园10个(M9矮化自根砧苹果基地2300亩)。扶持海升、华圣、大地丰泰等企业在千阳县新建苹果矮化自根砧苗木基地2230亩。
二、果业产量创历史新高
(一)挂果面积增加,果业产量创历史新高
2014年,宝鸡市园林水果挂果面积70.69万亩,比上年增长9.6%。其中,苹果挂果面积37.94万亩,增长12.2%;猕猴桃挂果面积25.93万亩,增长8.3%;桃挂果面积2.08万亩,增长3.6%;樱桃挂果面积6492亩,增长41.7%。
园林水果总产量131.97万吨,增长4.7%。其中,苹果产量68.06万吨,增长2.6%;猕猴桃产量53.15万吨,增长8.9%;桃产量3.45万吨,增长9%;樱桃产量3913吨,增长30.1%。
(二)果园生产管理加强
针对春季持续低温、阴雨寡照等灾害性天气,农业部门与气象部门密切合作,科学分析预测灾情,第一时间通知县区及重点基地,组织指导果农采取喷施药物、果园放蜂、人工授粉、延迟疏花定果等措施,促进果树授粉座果,努力减少灾害损失,确保水果增收。
(三)部分果品亩产略降
受低温、干旱等不利气候因素影响,宝鸡市苹果、葡萄等品种亩产略有下降。中晚熟苹果花期遭遇罕见的连续阴雨天气,授粉不良、座果下降。膨大期遭遇高温干旱天气,小部分灌溉条件不到位地区,产量、果品质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宝鸡市苹果亩产1.79吨,比上年减少8.7%。葡萄成熟期遭遇连续阴雨天气,产量下降较为明显,亩产1.59吨,比上年减少7.6%。
三、果业生产成本增加
宝鸡市开展果园灌溉95万亩次,追肥153万亩,推广果园生草6.8万亩,秸杆覆盖7.6万亩,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200多万亩次,铺反光膜67万亩,果园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根据监测数据,果业直接生产费用,苹果亩均2625.78元,较上年增长3.6%;猕猴桃亩均2003.54元,增长10.5%。
(一)生产资料投入增加
苹果种植肥料费用亩均989.27元,增长6.5%;农药费用亩均379.77元,增长12.4%。猕猴桃种植肥料费用亩均1204.32元,增长7.3%;套袋投入亩均117.56元,增长4.2%。
(二)水电用量大幅增长
为有效应对果树生长膨大期的高温干旱气候,浇水次数达正常年份的2倍以上,用水、用电费用增加较多,苹果用水费用亩均54.6元,增长14%;用电费用亩均2.21元,增长78%。猕猴桃用水费用亩均97.81元,增长32.7%;用电费用亩均45.25元,增长433%。
(三)雇工费用逐年上涨
人工成本逐年上涨,雇工费用随之增加。苹果亩均620.33元,增长8.7%;猕猴桃亩均255.54元,增长18.8%。
(四)小农具购置费有所增加
为提高种植水平,果农积极增加小农具购置,小农具购置费有所增加,其中苹果亩均3.22元,增长11.3%。猕猴桃亩均10.88元,增长17.5%。
四、果价提升,效益增长
(一)水果价格大幅提升
1、苹果收购价增长20%以上
根据宝鸡市四个苹果监测点数据,全市早熟苹果嘎啦本季产量共计5.9万吨,比上年增加1.4万吨,增长30.6%。早熟苹果售价达到8元/公斤以上,比上年增长30%左右。
中晚熟苹果由于周边苹果主要产区同样受天气影响,产量下降,价格走高,定购价达到7元/公斤,比上年增长20%左右。
2、猕猴桃收益可观
猕猴桃生产稳定,徐香、秦美、海沃德、红阳等品种与上年比,产量均持平略增。徐香、海沃德收购价3.3元/斤左右,上年收购价2.3元/斤左右,增长43.5%。秦美收购价3.7元/公斤,红阳收购价15元/公斤,均与去年基本持平。
(二)主要果品效益增长
苹果生产亩均收益12530元,比上年的10976元增加1554元,增长14.2%。猕猴桃生产亩均收益11152元,比上年的9221元增加1931元,增长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