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市分布来看,陈仓区、岐山县、扶风县各3个,金台区、眉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凤县、太白县各2个,渭滨区和凤翔县各1个。
2、园区类别和规模
目前,农业部门将园区类别分为种植类、养殖类和综合型三大类别。宝鸡市25个园区中,种植类有17个,占园区总数的68%;养殖类有4个,占16%;综合型园区4个,占16%。
从规模来看,种植类中园区规划面积3万亩以上的1个,占种植类园区总个数的5.9%,园区规划面积1万—3万亩的6个,占35.3%,园区规划面积1万亩以下的10个,占58.8%。养殖类中奶牛存栏1000头—5000头的1个,占养殖类园区总个数的25%,其他畜禽养殖占75%;4个综合型园区全年经营收入均在450万元以上。
3、园区建设情况
2013年底宝鸡市25个省级农业园区规划总面积为226375亩,已建成面积为133416亩,建成面积占规划面积的58.9%。
25个省级园区内建有日光温室2050个,大拱棚5382个,养殖圈舍1101个。园区内沼气池容量4338立方米,园区排灌面积89481亩,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14511千瓦,机械、气调库储藏能力919792立方米。建成住宿餐饮设施床位数768个,餐位数460位。
园区内粮食种植面积29510亩,占种植类用地总面积的24.5%;设施蔬菜占地面积17415亩,占种植类用地总面积的14.5%;果园面积54548亩,占种植类用地总面积的45.3%。畜禽养殖面积1620亩,占养殖类总面积的98.2%;水产品养殖面积20亩,占养殖类总面积的1.8%。
4、从业人员情况
2013年末宝鸡市25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从业人员数为14674人,其中管理人员327人,农业技术人员741人,农技人员中获得农业高级职称的42人,获得农业中级职称的77人,获得农业职业资格证书的557人。常年驻区的农业工人2502人。
二、园区投资情况
到2013年底,宝鸡市省级农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10.52亿元。按资本性质分,国家资本投资1.19亿元,占投资总额的11.3%;集体资本投资0.64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1%;法人资本投资6.42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1.0%;个人资本投资(农户家庭)2.2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21.6%。
三、园区生产经营情况
1、营业收入情况
2013年,宝鸡市省级农业园区营业收入总计9.96亿元,其中销售农产品收入6.92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69.5%;农产品加工收入1.29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13.0%;服务业收入0.09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1.0%。其他收入1.66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16.7%。
2、产品成交情况
2013年,宝鸡市25个省级农业园区产品销售额达到9.25亿元。销售额上亿的有3个园区,销售额在三千万元以上的有10个。园区粮食平均亩产值1582元,设施蔬菜平均亩产值23285元,水果平均亩产值5103元。按销售方式分,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5.99亿元,占全部销售额的64.7%;通过超市销售1.25亿元,占13.5%;经过农产品加工厂销售1.42亿元,占15.3%;通过电子商务销售0.42亿元;网购等其他方式0.17亿元。按销售区域分,销往省内的4.97亿元,销往省外的4.25亿元,出口0.03亿元。
四、园区科技创新及应用情况
1、科技创新能力。2013年,宝鸡市省级农业园区自主研发专利7项,自主培育植物新品种21个,自主培育畜禽新品种1个,承担科研项目10项,承担科研项目获得支持经费167万元。
2、科技应用能力。2013年,全市省级农业园区专利引进项目26项,新产品引进数536个,引进畜禽新品种数48个,新技术引进数87项。
3、科技推广情况。2013年,新技术推广面积11.59万亩,新品种推广面积7.07万亩,引进畜禽新品种量94396头、只,培训农民数66828人次。
4、产业进步情况。2013年,园区内被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65个,绿色农产品12个,有机农产品17个,“三品”认证面积7.81万亩。
五、存在问题
1、园区建成面积较小。宝鸡市25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成面积占规划面积的58.9%,除眉县、麟游县基本接近完成规划面积外,其余各县进度不一,大多数县区才刚完成过半。
2、园区建设标准较低。按照园区类别分类标准,宝鸡市25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中达到甲类的仅有1个,乙类的7个。园区多以种植类为主,综合类园区仅有四个。园区总体上规模小,建设标准低,产业化程度不高,对周边农户带动作用不强。
3、从业人员素质较低。2013年末园区从业人员数为14674人,农业技术人员仅占5.0%,其中具有农业高级职称的人数仅占农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7%,具有中级职称的占10.4%。大多数园区科技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加强。
4、融资能力较弱。到2013年底,25个省级农业园区共累计完成投资10.52亿元,法人资本和个人资本占投资总额的83%左右,而金融机构借贷仅占8.4%,农民合作社投入仅占6.0%。
5、园区产业链条不健全。园区大多只从事一产生产,二、三产业较少,产品深加工及产品销售环节明显不足。
六、工作建议
1、加快建设速度。针对园区建成面积较小问题,建议各县区充分利用各种扶持园区建设、发展政策,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成速度,建设更多的上规模、标准高的现代化农业园区。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调查结果显示,宝鸡市大多数园区投资来源于法人资本和个人资本,建议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园区的投资力度,并加大金融部门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金融支持。
3、提高现代农业园区科技含量。建议多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强化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提高农民农业科技技能,提高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推广能力,以实现园区经济效益最大化。
4、拉长产业链条。建议不断拓宽园区建设的范围,打破单一的种、养模式,形成新品种引进、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等各种形式的示范园网络,以提高园区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