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就业机、收入、生活、权益保护等情况,借农民工回乡过春节之际,正月十二日,我们宝鸡市统计局农村科在严晓波副局长的带领下,分别在陈仓区的齐东村和凤翔县的槐岭村召开座谈会,对两个村和20位农民工的情况进行了座谈调研。
一、农村劳动力务工人数超过了务农人数
齐东村现有劳动力1200多名,全村有756名劳力常年在外务工,外出务工劳力占到总劳力的63%。槐岭村,现有劳动力860名,全村有650名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占到总劳力的67%。可以看出,经过多年的劳务输出,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已经实现转移就业,外出务工的农民人数超过了务农的农民人数。
二、进城务工是一般农民最方便的挣钱门路
农民朋友感慨的说,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是分田到户,给了农民一个多打粮,吃饱饭的机会。一个是允许和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进城务工,给了农民一个打工挣钱的机会。这两件大事,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给农村和农民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大转变。农民工说,在农村,虽然发展现代养殖、种植也能赚钱,但那是需要资金和技术的,一般人能力达不到,投资也没钱,而外出务工就不需要太多的投资,有点技术更好,没有也行,有力气能吃苦就可以,进城务工是一般农民最方便的挣钱门路。
三、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2年齐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673 元,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6965元,占到农民纯收入的72%。槐岭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200元,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5248元,占到纯收入64% ,打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就这两个村来看,外出劳动力比例高的,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例也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水平也高。农民工反映说,外出打工虽然辛苦,但打工挣的钱与在家务农相比,确实算是大钱了。在家务农一个人作务二亩地,一年能赚2000多块钱,不到打工一个月的收入。一个人在外打工,一年就是几万元。家里盖房、添置大件用品,家庭生活的改善,许多都是用打工挣的钱。农民工肯定的说,是打工挣的钱改善了个人生活,改变了全家人的生活。
四、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在逐年增长
据调查,随着全社会工资的增长和招工难的出现,最近几年,农民工的工资也在逐年增长,2012年的工资增长是近几年增长最快的一年,平均在15%左右。对20位农民工中的调查发现,当前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有3人,月收入2000—4000元的15人,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2人。
五、农民工向职业化发展
调查中发现,除在当地务工的农民工在农忙时间回家收种庄稼之外,大部分在外务工的农民工长期在外,一年回家一次,基本上脱离了农业生产,已经与农业生产没有关系了,成了职业农民工。
六、新一代农民工外出打工有新要求
调查中发现,新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不光是为挣钱,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年轻一代更注重个人的发展,他们一方面要求工资待遇要好,另一方面还要求有较好的吃住环境、有节假日、要有技术含量的岗位,要有升迁的机会。这样就造成了一些岗位招不到人和一些人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的情况并存。
七、农民工务工地发生变化
在本次调查的20位农民工中,在宝鸡、西安打工的8人,在广东打工4人,在江苏打工的2人,在北京打工的2人,在青海打工的1人,在宁夏打工的2人,在山东打工的1人。这说明,随着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就业机会增多,就业环境改善,农民工就地转移增多、中西部就业增多,这与前几年,大量农民工涌向东部的长三角和南方的珠三角相比,农民工打工地已发生变化,农民工务工地呈多方位化。由此,南方一些地方出现的民工荒就可见一斑了。
八、农民工维权意识提高
在谈到工资能否按时发放时,其中有14位表示能按时发放,有4位表示有时有拖欠情况,只有2位表示经常拖欠。20位农民工都知道与农民工利益有关的法律和政策,一旦权益受到损害也都知道向那些部门去投诉、去维权,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明显提高。
九、农民工很辛苦
①劳动强度大。20位农民工中有10位是干建筑和施工的,其他还有环卫、运输和装配的,工种都是重体力活。
②劳动时间长。20位农民工中,每天工作9小时的有7人。每天工作10小时的有9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的有4人。
③休息少。大部分农民工没有礼拜天和节假日。
十、农民工流动性太大
在过去的一年里,20位农民工中,有10位农民工换过2次工作,只有1人3年未换工作。太频繁的更换工作,一方面使农民工自身不能积累专门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不能积累工龄工资,同时,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也培养不出长期固定的企业员工。
十一、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少
在20位农民工中只有3位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据了解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用人单位怕承担额外费用和责任不想签订合同,另一方面农民工也出于自身方便、便于流动考虑,也不愿签合同,不想干了就可以马上走人。
十二、农民工需要技术培训
在20位农民工中有15位没有参加过一次技能培训,只有5位农民工参加过一次培训。农民工认为,有技术就能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到更多的钱,但还是很少参加专门的技术培训。一是文化程度太低,二是不愿放下手中的工作,怕耽误挣钱。
十三、农民工务工信息主要靠亲友介绍和同乡带动
20位农民工中有14人是靠同乡介绍获得信息成功就业的,有4人是靠亲戚介绍就业的。农民工认为亲友和同乡介绍,知底知面可信度高,不会上当受骗,一般不会有问题,出了问题也好找人。年龄较大的农民工普遍认为现在出门找工作并不太难,只要肯出力,一般都能找到工作,而年轻的农民工则认为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比较难。
十四、农民工外出务工对农村人婚姻带来影响
新一代年轻人的大量外出,一方面,农村通婚圈扩大,调查中20位农民工中就有一位年轻小伙在务工中找了外省的对象,另有两位农民工的子女也在打工中找了外地的对象。通婚圈的扩大有利于优生优育。另一方面农村男青年找对越来越难,近年来,农村青年男女纷纷外出务工,但是女青年一般出去几年就不会再回家乡成家,而男青年因为在外成家成本太高,一般必回家乡成家,导致农村青年男多女少越来越突出。
十五、农民工中有党员。在调查的20位农民工中有两位是中共党员,一位是早年在部队入的党,一位是早年在生产队时代入的党,现在常年在外,基本上没有了组织联系。村党支部王书记说,现在由于农民工的转移就业,党员外出打工的也不少,流动党员管理成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