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统计局网站! 今天是:
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 市级统计分析

宝鸡蔬菜产业情况浅析

编辑: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2-03-20 11:36

一、蔬菜产业加速发展
近年来,宝鸡市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蔬菜产业加速发展,特别是去年宝鸡市抢抓全省实施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的大好机遇,按照渭北塬区沿西宝北线两侧发展日光温室和大棚,渭河川道、城市近郊发展大棚和中小棚的布局,掀起了发展蔬菜基地建设的新高潮。据统计2011年宝鸡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74.03万亩,比上年增加2.1万亩,增长2.9%。蔬菜总产量达到112.61万吨,比上年增加5万吨,增长4.7%。实现产值211655万元,比上年增加32621万元,增长18.2%蔬菜产值已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8.4%
二、蔬菜生产区域发生了较大变化
近年来宝鸡市的蔬菜生产格局已逐步发生变化,原来靠近城市的金台、渭滨郊区蔬菜区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挤占了大量菜地,蔬菜面积在逐年减少,扶风、眉县由于近年来大力发展苹果和猕猴桃产业,蔬菜面积也在逐年下降。凤翔县、岐山县传统蔬菜产区,蔬菜面积基本稳定。陇县、千阳、凤县、太白县近年来蔬菜面积在逐年增加。2011年宝鸡市蔬菜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有陈仓区、凤翔县、岐山县、和太白县四个县区。尤其是地处秦岭腹地的太白县,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凉爽,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无工业污染,适合多种蔬菜的生长生殖,2011年,蔬菜播种面积已达10万多亩,面积占宝鸡市总播种面积的13.6%,产量占到宝鸡市总产量的33%,实现产值2.8亿元。现已形成以咀头镇为中心,以姜眉公路为主线,辐射公路沿线的7镇的蔬菜产业带。先后从日本、美国等国家引进西兰花、架豆王、象牙萝卜、白菜、金丝南瓜等30大类300多个品种,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的蔬菜生产格局和规模。同时,注册了太白山商标,被陕西省农业厅认定为首批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被农业部确立为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和国家第二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基地县,被全国标准化委员会确定为全国第五批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三、政策给力推动了蔬菜产业发展
宝鸡市对每个千亩园区补助基础设施建设费 10万元;集中连片新建 300亩以上设施蔬菜基地,每亩补贴 400元;对外聘专职蔬菜技术人员每人每年补助 3万元;每新建一亩日光温室,补贴 2000 ,新建一亩大棚,补贴 375元;同时,县区按照不低于市上的补贴标准配套扶持资金。凤翔县对新建日光温室,每棚落实贴息贷款一万元,集中连片 30棚以上的,县上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陈仓区整合灾后重建资金 660万元,每新建一座温室补助 3万元、大棚补助 3000元。岐山县协调金融单位拿出一亿元专项资金 ,用于发展设施蔬菜贷款,县上对100亩以上的温室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太白县在秦岭腹地咀头镇方才关、大沟塬两个村建设蔬菜公园。蔬菜公园占地 1290亩,公园以高山绿色蔬菜科技化、标准化、示范化为建设理念,目前已完成投资 3000万元。巧妙地将现代农业和传统农耕文化相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新路子。同时各级各部门依据规模化发展、板块化推进的思路,以村为主体、积极引导群众通过自愿互换、合作入股、反租倒包、合并调整、企业租赁等形式,合理流转土地5475亩,并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基地规模,集中连片、板块推进,打造千亩、万亩连片设施蔬菜基地。
四、设施蔬菜效益突出
近年来,宝鸡市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板块推进的设施蔬菜发展原则,积极扶持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市财政设立专项基金,对新建的山区县集中连片100亩以上,平原县区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设施蔬菜基地,按日光温室每亩2000元,大棚每亩750元标准给与补贴。有力促进了设施蔬菜的发展。到2011年,宝鸡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5万亩,占蔬菜总播种面积的11.5%。蔬菜大棚52248栋,其中温室大棚16546栋。蔬菜大棚数量较上年增长1倍。总产量22.01万吨,播种面积仅占11.5%,产量却占到了蔬菜总产量的19.5%。设施蔬菜产业和其它农业产业相比,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据调查,凤翔县日光温室蔬菜亩均纯收入10000元左右、大中棚蔬菜亩均纯收入6000余元,是常规粮食作物纯收入的58倍。
五、农社对接工程架起了买卖桥梁
为了进一步关注民生、平抑物价,宝鸡市积极实施农社对接工程,在渭滨、金台和陈仓区设立农社对接直销店 22个,开辟了一条从菜园子菜篮子的直通车,实现了从生产到流通环节的全程质量监控,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使市民真正享受到了质优价廉新鲜的蔬菜,同时解决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难、买菜贵的问题,实现了菜农增收、合作社增效、市民得实惠三方共赢的目标。
在政策、资金、技术等利好因素的扶持下,宝鸡市设施蔬菜稳步发展,但还存在种植面积较小、品种单一、总体设施规模小,投入成本高、农户自身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建议相关部门能采取有效措施,以利于宝鸡市蔬菜产业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