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统计局网站! 今天是:
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 市级统计分析

畜牧业生产开局平稳 规模化发展扎实推进

编辑: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2-03-01 11:37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宝鸡市继续推进畜牧业发展的的关键时刻,在市场引导、政策保障双重作用下,宝鸡市畜牧业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实现良好开局。
一、畜牧业生产总体稳定
宝鸡市畜牧业实现总产值85.9亿元,增加值50.1亿元,可比价增幅分别为2.3%1.4%。畜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达到382元,比上年增加96元,同比增长33.6%
(一)生猪生产历经波动,恢复增长。2011年受生猪市场波动影响,宝鸡市生猪存出栏量继一季度保持增长后,二、三季度分别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三季度跌幅收窄,四季度恢复增长。年末,生猪出栏146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7.8万头,同比增长5.7%。生猪存栏108.6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0.06%。其中,能繁母猪11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1936头,同比增长1.8%
(二)牛出栏增速加快,存栏略有下降。2011年宝鸡市牛出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年末出栏牛19.1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7.14%,高于三季度同比增幅0.58个百分点。牛存栏49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1.96%
(三)羊存栏持续增长,出栏小幅减少。2011年上半年宝鸡市羊存栏快速增长,增幅达7.63%,三季度始增速放缓,年末存栏52.9万只,同比增长1.44%。羊出栏40.2万只,同比下降2.73%
(四)家禽存出栏涨势明显。年末,家禽出栏925.25万只,同比增长9.2%,呈现全年最大增幅;家禽存栏887.8万只,同比增长6.9%
(五)畜产品产量恢复全面增长。肉类产量中,除了牛肉产量稳定增长外,其它肉产量均在年内出现不同幅度的波动,年末全面止跌回升,呈现恢复性增长。肉类总产量16.5万吨,同比增长9.9%;其中猪肉产量10.5万吨,牛肉产量3.2万吨,羊肉产量0.8万吨,禽肉产量1.6万吨,增幅分别为7%8.3%5%10.5%
禽蛋产量、奶类产量持续增长,年末禽蛋产量7.5吨,同比增长3.6%。奶类产量61.3万吨,同比增长2.5%;其中牛奶产量54.6万吨,同比增长4.5%
二、畜牧业规模化发展扎实推进
(一)市场引导,生猪生产方式进行结构性调整
从生猪生产快速调查结果显示,生猪存栏总体呈恢复性增长,同时生猪养殖企业的生猪存栏量同比增幅却达到23.7%。目前生猪行业已处于结构变化的集中时期,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场逐渐被淘汰,规模养猪场及大型良种猪繁育场逐渐增多,生猪产业生产技术水平和规模化程度逐年增高。
究其原因,个体经营者对价值规律反应的滞后性和生猪养殖的周期性决定了个体养殖户很难根据市场行情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容易受到市场冲击,被逐渐淘汰。即使面对目前生猪市场的繁荣,部分养殖户重回生猪养殖行业,补栏也比较谨慎。与养猪散户有别的是,规模化养殖企业由于管理规范严格,养殖技术过硬,疫情监测防疫及时到位,自繁自育、养殖利润空间相对较大,信息渠道畅通,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
(二)政策扶持,大型养殖场建设项目积极实施
近年来,宝鸡市先后开工建设千头现代化奶牛场 12个,其中得力康在眉县和陈仓各发展了 2个千头现代奶牛场。同时,千阳、陇县承担了全省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县项目,高标准建设了绿源、和氏(杜阳)、恒泰牧业(高庙)、和氏(曹家湾)、宝鸡中实(三里营)等 7个千头奶牛场;东风西沟、城关麻坊铺、塄底下、天成上寨子等 9 500头标准化奶牛园区。宝鸡市共建成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63个。
秦宝肉牛模式推广力度加大,在陈仓区西山、麟游和眉县新发展千头肉牛村、百头以上肉牛场和养殖大户 300多个。
另外,宝鸡市引进的陕西明大农业有限公司投资 4500万元建设的 1200头种猪养殖示范场项目,也已在凤县顺利开工建设。
采取政府示范引导、吸引社会投资、农户入区饲养的办法,加速养殖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基地化和标准化生产方式转变,以进一步提升宝鸡市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使得宝鸡市畜牧产业发展后劲越来越足。
三、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建议
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需要遵循其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的推行。规模化养殖对管理、饲料、水源、物流运输和环境的承受能力等都有严格要求。针对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如下:
1、加强规模化养殖场的管理队伍建设
养殖规模越大,越需要具备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的专业管理者或管理团队。从饲料、防疫、排污、动物活动空间等各个方面对养殖流程进行合理安排,使养殖场可以安全有效运作,实现管理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
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入手,培养和引进人才,建立起宝鸡市畜牧业规模化生产的人才库,为畜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人才保障。
2、严把规模化养殖场的饲料关
规模化养殖对饲料的需求大量增加,草料饲料的运输成本不仅大大提高,而且供应链会延长,大量饲草在购进、储运过程中得质量监管若得不到保证,则可能引发严重的畜产品安全问题。
把对饲料饲草的监管深入到生产、收购、加工、运输、贮藏等各个方面。使饲料饲草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每天能够给每头牲畜提供固定配给量和稳定质量的饲料草料。
3、建立科学的疫病防治体系
集中饲养,容易滋生疫病,特别是大规模圈养,饲养环境条件恶劣,便很难防止疾病的集体爆发,以及对大规模健康问题的防疫。
定期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从源头阻止疫病的发生,对已经出现的疫情要及时有效的处理,防止疫病的大面积传播。
4、重视建立规模化养殖场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规模化养殖的排污集中,大量排泄物需要周边环境消化。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对环境、耕地等自然资源的破坏。
广泛了解国内外同行业排污治理的形式和技术,并积极探索适合宝鸡市的治理方案。修建污水处理设备、建设沼气工厂、变排泄物为化肥等都是可供选择的方式,并能变废为宝。多种方式个个出击,或打出组合拳,使规模化养殖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得以长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