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四书五经”到《三字经》、《弟子规》、《孙子兵法》等,值得人们传承和诵读的经典名作数不胜数。《女儿经》是中国古代指导女子思想、道德、行为标准的经典古籍,是教导女性的《弟子规》,它始于明代,流传广泛,版本较多。我接触《女儿经》较晚,喜欢开场白为“女儿经,女儿经,女儿经要女儿听。第一件,习女德;第二件,修女容;第三件,谨女言;第四件,勤女工。”版本的《女儿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经常诵读,体会深深。
一是做人“德”为先。先做人,后做事,品德是一个人的内涵,品德的修炼体现在对父母和长辈的尊敬和孝顺,对子女、家人的爱护和帮助;与他人“莫相争”,严于律己、宽容待人处事风格;“纵有能时莫夸能”,保持谦逊的本色,正确认识评价自己;有责任担当,“但有错处即认错”,知错能改,做到知行合一;“油盐柴米当爱惜”,珍惜一切来之不易的东西,勤俭持家,保持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
二是做事“高”标准。“勤女工,要紧情,起早莫到大天明”(可以把“女工”理解成为当今女性的职业),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从“勤”字入手,珍惜每天的时光,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幸福,用勤奋的工作铸就自己事业;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对待自己从事工作要“皆须会”,“用心”做好承担的各项任务;树立精益求精的精神,“会做还须做得精”,“虽快不好不为赢”,做事严要求,高标准,求质量;“要在女中做英雄”,我局女同胞们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专家立局,争创一流”的工作理念严格要求自己,曾两次获得宝鸡市“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彰显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三是习惯“早”养成。好习惯受益终身,尤其是女性,举止言表不仅代表个人,还将影响到子女和家庭。“修女容,要正经”,着装“不必绫罗缎”的高大上,重在“端庄”,“整洁自是好仪容”;不懒惰“勤打扫”,构造“无半点尘土生”干净整洁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谨女言”不逞口舌之快,规范自己的言行,远离是非,清白做人。修炼内功,塑造女性善良、平和、知性的内在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让我们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及早学习,及早养成,早日拥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成为自尊、自强、自重、自爱、自信、自立,美丽、幸福的新女性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