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统计局网站! 今天是:
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文化

严晓波:麦苗青青

编辑:严晓波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4-27 09:21

芳菲处处,麦苗青青,一派春之盎然。 

农历三月的麦田,远远地望去整齐的像是用剪刀剪过一般,平平的一片绿色,在大地上缓缓地铺开。绿色的尽头是与之相连的白墙黑瓦构成的村舍房屋和高大老树,又好似一幅永远看不厌的水墨画。春雨下过,天更蓝,云更白,燕子贴着麦苗飞,小孩跑在麦埂中,多美的田园啊,怎不叫人心旷神怡。 

有一本书叫《麦田的守望者》,听说写的很好,可惜没看过,但捋一捋自己的人生经历,我却真真正正是守望着家乡的麦田长大的,因此,每每看到青青的麦苗,脑海中总会涌起一种深刻而清新的记忆。 

南方盛产水稻,多是一年两熟,也有科学家研究一年三熟的。北方种植的农作物品种较多,谷子、高粱、玉米、豆类等,这些作物从种到收一般是两个季节或三个季节,而唯有小麦,从上年的秋到第二年的夏经历一年四个季节才完成自己的一生。(也有生长三个季节的麦子,那是少数且不好吃) 

关中地区的农历八月,大多年份都是阴雨绵绵,农人们要抓紧时间收获秋天的作物,玉米呀、棉花呀、苹果呀都在这个季节成熟,最让人心急的事是一定要抓紧把麦子种到地里去,“时令不等人呀”,无雨,麦子下不了种,雨多地粘,农人们就更辛苦了,好在“谷种黄墒墒,麦种泥汤汤”,只要下了种,也就把心放下了。麦子就喜欢这泥窝窝,在泥里生根,在泥里发芽,四五天时间后,一粒粒种子就露出了像大头针一样小小的尖儿,不几天功夫,个个都长成两寸多高,无论是机器播的还是老式楼具播的泥土地上,一行行、一排排黄茸茸的像小学生压着尺子画出的线条,像画家笔下简单的素描。嫩嫩的麦苗,享受着阳光,滋润着秋雨,慢慢的成长着自己。小小的麦苗,笑看着星星,力挺着霜降,壮大着自己,目送秋的远去,迎接冬的到来。 

冬来了,长高了的麦苗急切地盼望一场大雪。麦苗盖上了厚厚的雪的棉被,当人们正冻的瑟瑟发抖时,她却悄悄地睡着了,睡的很香。树上的叶子落光了,刺骨的风卷起路边的落叶乱飞,鸟儿也都躲到农家老屋的椽下,村上老头们寻找着有阳光暖暖的地方。南来的、北往的、开小车的、跑运输的,各自忙着自己冬的活计,这会儿谁还去关注雪下的麦苗呢。 

然而,她并没有睡,她在雪的下面努力地生长,她在向地的深处扎根。农业专家告诉我们,小麦的毛细根能够扎到地下一米多深,我是见到过的,从老崖边挖土时,可看得清清楚楚。根扎的如此之深,即使来年春旱,她照样可以不断地生长。麦子是多分蘖作物,在厚厚的雪的下面,她在扎根的同时,又在不停的分蘖,农谚云“一麦分九头”,讲的就是一粒麦苗最多可分长出九个头来,这样,我们看到种下是稀稀的苗,在经历了冬经历了雪,单个的麦苗就变成一撮一撮的景象,长的非常的拥挤了。 

大地苏醒了,春雨柔柔地落下,落到田野里,也落到麦苗的身上,她就醒了,在老牛的一声呼喊中,麦苗抖了抖粘在身上的尘土,伸了伸手脚,迅猛地跑了起来,在你不经意间,新的麦叶已经把麦垄间的空隙全都遮盖住了,在你欣赏油菜花开的时候,麦苗又向上窜出一大截。她染绿了大地,染绿了村庄茅舍,染绿了视野,更染亮了农人们的心田。 

你走近这些麦苗,蹲下身子仔细看一看,每一个麦苗从根部都已长到第四片叶子,一叶一个拔节,最顶端的一片叶子里已经包卷着一个嫩嫩的麦穗,像孕妇凸起圆圆的肚子,迎接夏的到来。今年的雨水较好,再过一个来月,这一片青青的麦苗就会变成一个金色海洋。 

一粒麦子从种到收,经历了四季的惊天动地和雪雨交加,磨出的面粉才柔韧筋道,蒸出的馒头才香甜可口。

 

作为统计人,我们每一个数据的取得,不也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