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媳妇又变得忙碌起来。先是催着我打扫房间卫生,又是逛商场给老人孩子买新衣服,前两天说要不要到县上去赶集,今天看到微信上说史师傅应邀在姜谭路老实人超市写春联,就说要不今天过去问他写上几副对联吧。我说行,吃完早饭就走吧。
史师傅是媳妇上班后遇到的第一个师傅,人很开朗,也很活道,字画篆刻有很高的造诣。在企业工作,大家都很看重师徒关系,尽管媳妇已经离开这个厂子20多年了,大家还都保持良好的联系。今天说找史师傅要对联,我也感到很高兴。
我们坐37路车来到宝鸡电厂站,往回走了不远,就看到史师傅说的那个超市,在超市的入口处有个卖奶的地方,一堆人围着一个桌子,史师傅就坐在那里,眼睛架在鼻梁上,从上边看着对方。媳妇走到跟前叫了声史师傅,他抬起头来,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我们会来到这里,就笑了,说你们怎么来了?媳妇说在微信上看到你在这里写对联,我们就来了,想让你给我们写上几幅对联。史师傅就说这里有几幅刚才写好的,你随便挑吧。我们看了一下,都是用行书字体写的,不是他的拿手好戏。媳妇说我就喜欢你写的篆隶字体,要不你给我写几副吧。史师傅开玩笑说他的篆隶要100块钱一副,然后又说你要的话就不要钱了,要几副,你就选内容吧。
我拿着他的对联书看,里面有五言的,七言的,还有八言的,内容很丰富,从改革开放到建设和谐社会,从十二生肖到瑞雪兆丰年,以及搬新房娶媳妇,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感觉缺乏新时代的气息。史师傅见我半天定不下来,就说他自己编了一些对联,要不要看看。我看了一下,有一副内容很好:“去岁画金鸡报晓,今朝书玉犬迎春”,我说那就写这副吧。
史师傅怀里抱着一袋墨汁用手暖着,听到我同意写这副内容,就把手里的墨汁袋子交给旁边的服务员,说你给咱继续暖着。然后就拿起一条对联红纸放在桌子上,让我用手压着上面,他拿起一支中间分叉的毛笔,就开始写起来。每写一个字就把手轻轻一挥,我就赶紧把条幅往上一拽,随着这一挥一拽,一个个篆隶字就一个挨着一个的蹦了出来。篆隶的写法和平常的行书不太一样,我感觉他是在上面画画,比如口字就画成圈圈,一字就画成波浪线,春字上面画了三个山字,每个字写的都像一个甲骨文的象形字,像一幅画一样,整个对联写好后,就是一幅美伦美奂的书法作品。看到我如痴如醉的表情,史师傅说他写的对联别人拿回家都舍不得贴,一般都是当做书法作品收藏起来了。
史师傅的真实功底,让我感到只要是史师傅写的篆隶,对联的内容不要太要紧,篆隶字体会吸引人。然后我们就又请史师傅书写了两副对联,一幅是“四时和气春常在,一家安乐度有余”,另一幅是“强身健体人常寿,盛世丰年国太平”。史师傅按照书法家的惯例,在对联写上创作时间和作者名号。当这些对联在地上铺开来晾干的时候,来来往往的人都站住了,对篆隶字体的对联赞叹不已,看来他们也没有见过这种字体的对联,纷纷询问这个对联多少钱,有些人还埋怨商场为啥不给大家送这种对联。
史师傅的摊位后面,是个买剪纸的中年妇女,看到史师傅写的字这么好看,就吵吵着要让史师傅给她也写上一副对联,还要拿自己的剪纸来换对联。旁边的女服务员也要让史师傅给她写一幅篆隶字体的对联,还说要请史师傅吃饭。这时候史师傅就兴奋起来,拿出手机调出里面的书法作品照片,给大家一张一张的介绍起来,这张山水画被那里收藏了,这张荷花被中国邮政做为邮票,这副字值多少钱。看到这些照片,大家对史师傅刮目相看,纷纷用崇拜的目光看着他。
史师傅今年已经68岁了,从原来的单位退休多年,依然经常受邀请去参加书画活动,也经常受邀举办书画展览,一天过得很潇洒,也不寂寞,令人羡慕。许多同志退休以后,感觉这也不会,那也不爱,整天在家无所事事,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那么做为我们这些还在上班的人,是不是也应该向史师傅学习呢?趁自己还有能力的时候,多学习一些文化技艺、多培养一些业余爱好吧,让自己的才华不要付之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