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生:说不尽的汪曾祺
编辑:康平生
来源:陈仓区
发布时间:2019-04-24 10:04
今年,网购的大书,除过河南新出的《王铎书法全集》(6-10卷),就数它了——《汪曾祺全集》。
这套书耗费了8年光阴,是出版人、学者、读者共同打造的一部汪曾祺“善本”。它最大限度恢复作品原貌,新收佚文佚信数量颇多。
《汪曾祺全集》收入迄今为止发现的汪曾祺全部文学作品以及书信、题跋等日常文书及杂体文字,共分12卷,其中小说3卷,散文3卷,戏剧2卷,谈艺2卷,诗歌及杂著1卷,书信1卷,附年表。
研究鲁迅、汪曾祺的著名学者孙郁认为,《鲁迅全集》后,最有分量的当为《汪曾祺全集》。他总结道,汪曾祺把中华文化当中最温润的那些东西召唤出来,几千年汉字书写的魅力、汉语言文字的经验,在他的笔下调试出了最有现代性的东西,充满了智性。“他又有很高的智慧,他在世俗社会里面能发现美,而且又超越世俗,这个本领不得了。”
先生的文章劈面惊艳。
布面精装的书卷在手,翻开第一册(小说卷),卷首《钓》以这样的文字开头:
“晓春,静静的日午。
为怕携归无端的烦忧,(梦乡的可怜的土产)不敢去寻访枕上的湖山。
……
打开旧卷,一片虞美人的轻瓣静睡在书页上。旧日的娇红已成了凝血的暗紫,边沿更镌了一圈恹恹的深黑。不想打开锈锢的记忆的键,掘出葬了的断梦,遂又悄然掩起。”
如此典雅,比胡适等人的新诗语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篇处女座写于(民国)二十九年四月十二日的昆明。刊登在1940年6月22日《中央日报•平明》第241期,比此前学界认为的汪曾祺处女作《复仇》《悒郁》都要早。
先生创作的起点很高。
以前读过先生的名作《受戒》等篇章,纯真之至,令人神往。
他擅长写小人物,通过生活气息传达社会生活的面貌,秉承了沈从文对底层人物的不可言说的温爱,把世俗、繁琐的生活诗意化。直到晚年,汪曾祺还带着孩子气地宣布,自己是沈从文的“得意高徒”。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汪曾祺小说中流溢出的美质,首先在于对民族心灵和性灵的发现,以近乎虔敬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传统美德。
汪曾祺说:认清了生活真相之后,请依然热爱生活。
有人对他如此评价: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却不常见。因为他身上有着人们失落已久的生活趣味。
汪曾祺当之无愧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把爱好加以文人化趣味的包装,从中获得一种类似‘道’的无可言说的意味。所以他描写的美食很感人,美食文字也影响了很多人。
对于汪曾祺的小说,陕西籍小说和散文大家贾平凹都赞赏有加,认为他的小说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文学创造典范,堪称一代文学宗师。贾平凹在一首诗中这样评价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如果按照当代文学史的评价,汪曾祺是前十位之后。”文学评价家王干坚持认为,汪曾祺是一位被遮蔽了的大师,一个伟大作家生前的评价,甚至去世以后的那种巍峨,并不能代表他真正的作品价值和文学思想。
全集一出,“活鱼”一条。
迷人的汪曾祺,被文学史遮蔽的大师。
很多人说:“如果没有汪曾祺,80年代文坛就显得太苦涩了。”有他的书读,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