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孩子的眼镜有些脏,我说爸爸给你洗一下,洗完后镜片上的水有些多,我就顺手甩了一下,没想到这么一甩就把眼镜腿给甩断了。看到这种情况,孩子气的在地上跺脚,问我上学要用眼镜怎么办?刚才还洋洋自得的我,一下子就变成了个犯人似的,赶紧给孩子低三下四的陪不是,说爸爸一定给你修好,保证不影响你上课用。一听说要修好,孩子一下子又硬了起来,说你既然有本事能给我弄断了,那我也不让你修了,你就给我重新换个新的来。唉呀我的个娃呀,好好的一副眼镜,就因为断了一个腿就要去换个新眼镜架,是不是有些不划算啊?过去我们的眼镜腿也是经常就弄断了,也都是修好了继续戴呀。可是不管咋说她就是不愿意,反正就是要换一个新的。
第二天到超市去买菜的时候,我就到附近的眼镜店看了一下。每到一家眼镜店都会有一堆店员围上来,热情的询问你这问问你那,最后都会不约而同的告诉你,这个是没法修理的,还是要另外换副眼镜架的。我把高新区主街上的所有眼镜店几乎都跑遍了,也把情况看来了,现在都是以营利为最大化,这种挣钱少的修理活儿是没有人喜欢干的,修理好了也就挣十几块钱,如果让你换上副新的,那利润可以按上百块钱来说的。不挣钱的事情谁还会去干呀,再说修理还真是个技术活,没有老功底还真是修不了。
虽然心里面已经有些泄气了,可还是有些不甘心。我又在网上百度查找解决办法,可是通过大家的网上留言来看,都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换上一副新眼镜架。可是也有人说换眼镜架会带来许多麻烦,如果眼镜的瞳距、方向不能和原来的参数一致,也对孩子的视力产生影响。浏览来浏览去,我还没有主意了,花钱都不是最要紧的,将眼镜修理合适才是最重要的。这么一个小事情竟然搞的我很纠结,这时候媳妇说孩子校服上的拉链头坏了,准备到圆门洞去一下,建议我到那里去看看。一说起这个地方,我就有了一种亲切感,好久没有去那里了,说起来还真是挺想去的。圆门洞是一个专门搞维修的跳蚤市场,那里搞维修的个体户比较多,修雨伞、换拉链、配钥鍉、修鞋、缝补衣服,都可以在那里找到相应的人,兴许那里应该有人能够修理。
于是我就和媳妇一起来到了圆门洞,在一家修拉链的地方问能不能修眼镜,店家就热情的给我们说出门右拐第三个门洞,有一个专门修眼镜的师傅。按照店家的指引,我们出门右拐走到第三个巷子,看到好几个修鞋子、配钥鍉的摊位,问哪位师傅能修眼镜腿,大家不约而同的指向靠里面的一位师傅。走到这个师傅的摊位前,我拿出眼镜说明情况。这个师傅拿着我的眼镜看了看说,你的这个眼镜腿的铆巧方向和其他眼镜腿不一样,没有这么合适的镜腿可以换。我说过去我的眼镜腿也经常断,都是可以修理好的,要么是另外换上一条眼镜腿,要么就是把现在的眼镜腿焊一下,有的时候还可以用铁丝在原来的眼镜腿上打个小桩子固定住。看的出来这个师傅是一个非常乐于助人的人,也是一个愿意想办法的人,他在认真听取我的说法和建议后说,如果是金属架子可以焊一下,如果是塑料架子的话可以在火上烤一下,但你这个眼镜腿的材料不一样,那些办法都没法用。不过可以试一下用薄铜片把这两个断腿包起来,再粘上胶应该就结实了。听了师傅的说法我感到十分诧异,铜片再薄那也是金属呀,要用铜片来包住镜腿谈何容易?既然师傅能这么说,那就应该是有把握的。
为了把眼镜腿固定住,师傅确实是很用心,反复试验了三回,才把这个事情做好了。他先是剪了一小块薄铜片,在砧板上砸的平平展展的,然后用小钳子把小铜片拧成小细管子,把两个断眼镜腿从两头插进去,然后用钳子把这个铜管子捏起来,把两个断眼镜腿裹得结结实实的,又往铜管里面滴上502胶水,等了一会儿这条眼镜腿就被完全固定住了。师傅也很细心,用小锉子把铜管衔接处锉的平展光亮,没有一点点毛刺,看起来既美观大方又十分安全。然后就把这条腿装在眼镜架上,这副眼镜就完全修理好了。当我拿到新修好的眼镜腿的时候,感到这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心情非常高兴,满面笑容的给师傅不住的说着感谢的话:谢谢,谢谢,真是太感谢你了,你的手真是太巧了,能把薄铜片捏的就象胶布一样。师傅也为自己的工艺品感到高兴,笑着说他已经好久没有这样做细活了,今天还真是把他给考住了,没想到这么个小活还挺费劲的,价钱也就不多说了,你就给上10元钱吧。
在回来的路上,我依然沉浸在修理过程的喜悦之中,多亏了这个师傅的精心修理,他的这种认真细致的工匠精神,让我重新温习了手艺人的巧妙思维和精湛手艺,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同时也是深有感触,这么一个简单的修理事情,竟然让我跑了整整一天,高新区的大门店竟然没有一家能说修理好的,而这位师傅用了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就给修好了。这个现象虽然不能用高手在民间来形容吧,至少可以说明修理小手艺也是生活大技术,一个不起眼的修理技术可以让那些旧物件变废为宝。现在社会以营利最大化为目的,不重视小技艺的作用发挥,家里的旧东西如果没有办法修理,就会越堆越多,堆在一起占地方,也是一种很大的浪费。长此以往我们的许多传统手工艺也会被丢失,这是一件非常令人可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