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普有着非凡的意义,能参与其中,扮演者故事里的角色,我很荣幸。“我们”的故事似乎每天都发生着,看似平凡、普通,但却精彩、动人。
不经意间地相遇
暮色向晚,万家灯火点亮,整座小城仿佛进入了一天中最清闲的时刻,此时大多数人都已回到家中,我也不例外。吃过晚饭后,女儿吵着要出去玩,我便带着她去了朋友家。正巧碰见普查员在朋友家进行入户登记。他们着装整齐,佩戴着工作证件,手里拿着普查表、pad坐在客厅,不一会儿,我和他们便交谈了起来。
“怎么这么晚了还在工作?”
“白天大多数人都去上班了,家里没有人,所以只能这会趁住户们下班回家的时间才来登记。”
听到这里心中便不由得一紧——不容易啊。
简单交谈了几句,他们又重新投入到工作中。一边耐心地询问“家里有几口人、都在哪里住着?2019年11月1日到2020年10月31期间有没有出生的人?有没有港澳台和外籍人员……?”一边快速准确的输入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等信息,熟练的业务技能使他们很快就完成了信息录入的工作。之后,他们又让朋友核实了信息,并进行签字确认。他们告诉我“就是这样的流程逐项完成后,一户的登记工作就结束了,紧接着又得去下一户。”
在简短的交流中,我发现,并不是每户的登记工作都是如此顺利。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入户难度也大大增加。连日的入户让他们费尽心力、耗尽唇舌,但也逐渐累积了经验。记得其中一个年长的普查员告诉我:“我曾经参加过六人普,现在的门是相当的难进,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大不了我就多跑跑腿,权当锻炼身体;多解释几次,就当锻炼口才了。”普普通通的几句话,却让人对普查员的敬业精神肃然起敬。
从不间断的指导
从小除了去过自己的老家,别镇没去过的我竟然走完了麟游县7个镇,66个行政村。摸底阶段、短表登记阶段、长表登记阶段、比对复查阶段,历经的每个阶段都要去实地指导、督查、掌握进度、梳理工作中存在问题,收集、整理、分析工作质量情况,风雪无阻,雷打不动。尤其在刚开始的普查登记阶段,“两员”的队伍不稳定,接受过培训的不干了,新来的又不熟悉业务。“这样的状况如何才能按时高质量完成?”麟游县511名的“两员”队伍又相对庞大,重新再组织培训又既费时又耗力,怎么办呢?这个难题压的我们喘不过来气,当时的我们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洪荒之力。经过研讨,我们随决定逐镇进行指导培训,麟游县所有的行政村连续几天没日没夜、不停歇的奔波,一个不落的实地进行指导,手把手的进行小程序培训,看到所有的问题最终被完美解决,摸底、登记顺利进行,瞬间我的眼眶发热,心里暖暖的,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是值得的。比对复查阶段,恰巧茫茫大雪,天寒地冻,道路结冰,交通极为不便,要对平台反馈的内部比对、户籍漏报错填、低龄漏报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眼看着距离截止日期越来越近,我们居住地未核查清单还很多。对于出现问题多,进度难推动的村,我们毅然决然的驱车深入基层,到现场查找存在问题,商讨解决办法,努力争取在规定的时间节点之前圆满完成此阶段的工作任务。
应接不暇的热线
普查开始后,自从对外公布普查办的电话,建立了微信、qq“七人普”业务交流群,“5+2,白+黑”的工作模式几乎就是我们的常态。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来,常常是这边电话咨询没有答复完,微信、QQ窗口又弹出了新的问题。问题不一样,处理方法也就有所不同,每一个问题或许都是影响普查进程的关键,所以我们都要一一进行释疑解惑,直到“两员”真正的吃透弄懂问题才肯罢手。常常忙的是焦头烂额,昏天暗地。
无休无止的找人
最困难的阶段就是找人,市上反馈麟游县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与部门资料尚有出入,强调一定要赶在截止日期前把这部分漏登的人普查到。无形中又感到了更重的工作压力,冰天雪地,出行不便,而且又赶上脱贫攻坚年度成效考核检查,村上的“两员”基本上都是的村组干部,既要干脱贫攻坚的工作,还要干人口普查,都是国家大事,哪个不干都不行,普查员只能两手抓,白天抓脱贫,晚上抓人普。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不重不漏,普查员晚上在炉火旁对照问题清单逐项逐人比对,追根溯源,坚持找不到人誓不罢休,经常奋战到深夜。城关村的普查员们为了在截止日期前找到漏登的人,加快工作进度,家人都参与到普查的行列中,儿子帮助爸爸,孙子帮助爷爷,儿媳帮助公公……这一幕幕,都让人看在眼里,暖在心底。
人口普查尚未结束,我们的故事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