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高通与微软签订了排他性协议,在此之前,如果Windows om arm全面放开,可能带来的结果有:多个玩家入局,竞争更加公平。台湾的联发科技已经宣布,未来将参与Windows om arm的芯片研发。作为主要芯片生产商,高通与联发科技的全面参与,意味着芯片领域的战场已经扩大,其他如三星、中芯国际、紫光展蕊等公司要投入战场也不是没有可能,处在第三梯队的芯片生产商如华为海思(目前只有设计能力),还有小米、中兴、vivo、oppo等正在尝试从影像处理芯片开始的厂商,都有可能先后入局。如此一来,Windows om arm的芯片质量不论从性能和性价比上都会有质的飞跃,其生产品类和层次也会更加明细,与市场的契合度会更好,Windows om arm设备才会迎来真正的春天。多家巨头竞争的结果,自然是结束高通一家独大的市场地位,消费者可以买到更多、更好的产品,从而更多生产商受到刺激,促进全球市场供应链的繁荣,释放巨大的市场活力。
推动软件进化,软硬配合更好。Windows om arm是从桌面版windows衍化来的移动版本,既解决了surface软件生态不完善的尴尬,又有大获成功的微软surface系列新硬件产品线作可行性支持,可谓前景广阔。但是触摸和一般键鼠操作有本质不同,且随着屏幕分辨率提高,内容显示变得更加精细的同时也变得更小,各大软件厂商尤其是图像处理厂商和游戏厂商适配进程缓慢也都成为了Windows om arm亟待解决的问题。arm架构有着天然的低功耗、体积小、充电快等优势,一旦能在软件生态上打开缺口,势必会有一大波消费者路转粉。单纯的开发转换编译器来进行转化语言,一方面会影响速度,另一方面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兼容性问题。目前,各大厂商如果加快运行方案的开发,就一定能催生更加完美的适配路径,和更加人性化的操控方式。新版photoshop已经可以支持苹果的m1芯片机型,“导入”和“分层”等功能将在后续版本开放。而windows的生态已经是个天文数字,生产力的迁移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无论windows设备销量暴增,还是苹果把高端市场收割殆尽,对我们来说,除了不能摆脱生产链中后端的位置,在外国构建的底层上盖楼,总是不放心,时时刻刻有釜底抽薪的风险。就算联想赚再多的钱,也是资本获利,与民族品牌占领电子市场竞争高地毫无干系,况且这只是知识密集型竞争领域的冰山一角,还有嵌入式工业程序等领域我们还是远远落后于德国等发达国家。华为在芯片制造的另辟蹊径和带着马甲的华为出品手机再次上线,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国货之光。许多国产厂商冒着巨大的投入和失败的风险加入芯片研制的行列,从简单的独立图像处理芯片起步,只为有一颗完全知识产权的“中国芯”,不能不说这需要巨大的勇气。统信在系统开发上加快了集成速度,且以支持安卓作为临时的生态方案,已经有一些政企开始逐步引入,开局起步非常亮眼。而华为的程序语言“仓颉” 的问世,以及这两年已经扎根在二三线城市的少儿编程班,都在昭示着编程全民化的步伐加快以及程序员数量的井喷,未来软件领域的巨大潜能将被充分挖掘,加之鸿蒙搭建的欧拉工业软件底层被越来越多的制造业生产商采用,国产系统的软件适配形成独立完善的生态链也指日可待。总的来说,国产互联网设备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分得一杯羹,关键在于芯片制造业能否绕开阿斯麦尔的光刻机,核心元器件能否自主可控,底层语言能否独立搭建,国产软件能否跟进适配。我们还需要加快脚步,因为巨头们成熟的技术体系和遍布全球的营销触角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
作为统计部门的计算机维护人员,我曾与技术人员探讨过全面迁移国产系统及设备命题,问题主要分为两个:一是联网直报平台的兼容性问题,以及已经使用多年的久其本地程序适配问题,如果完全迁移,则需要更高层级的决心和协调;另外打印机等附带设备的驱动适配,也将成为问题,直接影响日常办公。二是是否在原有机器上迁移的问题。如果继续采用原有windows设备,则核心部件仍是外国生产,理论上说,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如果采用主要器件国产的设备,那在性能上尤其是大型普查数据处理和地图绘制等吃处理频率和显存较多的任务上能否胜任,目前还无定论。也许在服务器领域和高端超算领域,国产化计算机已经比较先进,但是家用商用PC领域,依然存在不小的挑战。总之,Windows om arm的快速推进无疑是一声警钟,数据安全和支持民族品牌的声音要一直响彻耳边,国产厂商的努力很重要,政企客户对目前来说尚不完美体验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只有如此,技工贸路线才能彻底践行,科技强国的梦想才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