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干了记者的。从30多年前采访“八七”扶贫到这次脱贫攻坚,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化,写稿、拍片转而审稿、审片,一晃几十年,“贫困”二字在我的心中深重的回荡了多少次,难以计数,只记得自己的获奖作品中,有关贫困的内容占据了相当比例。让我热恋的故乡走出贫困始终是自己的真切期盼。
人生是无法预计的,就在脱贫攻坚即将收官之际自己转行了。履新半年多时间就以统计局长的身份,参与和直接组织这次了脱贫攻坚普查,成为了党领导人民战胜贫困的一名光荣“考官”。
从旧石器时代到隋唐盛世,麟游的历史是悠久辉煌的。“离宫之冠”下是繁荣兴盛的景象。然而历史的尘烟翻滚中,麟游落伍了。到这次鏖战贫困时,全县66个村仍有7628户,24929名贫困人口。
从接过这么大一块任务,到为组织递交了合格的答卷,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当签完最后一卷普查档案时,我思绪万千,就像昔日完成一件经意而为的作品一样,我有太多的话要对普查说。
你是崇高的因为你是共和国发展史上首次对全党中心工作的一次统计调查。从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到今天,党在为人民服务的风雨历程中,完成了太多太多的使命和任务。唯有这一次,以统计调查的方式去检阅举世瞩目事关国家发展战略的脱贫攻坚大战,你无比荣耀。
你是光荣的因为你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重视。从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下来,到基层党政组织,给你组建了强大的领导力量。就麟游而言,县委、县政府数次研究,制定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等必不可少的环节不说,就后勤保障一项,县委书记亲自出任第一组长、县长担任组长直接负责,下设的4个工作组均由一名县级领导挂帅负责,规格之高,力量之强在麟游县历史上尚属首次。设办公室、架设统计专网、购置相关设备;还开辟了运行绿色通道,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暂停一切非必要的事务活动,全县共同发力,同频共振,县财政一次拨付专项资金80万元。除本县选派120名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赴千阳县普查外,太白、凤翔两县派驻麟游县90名“两员”连同我县20多名部门联络员、496名引导员和50多名内设机构工作人员、专家组成员、有关县级领导等,直接参与的几乎逾千人,加上外围组织和协调服务的县镇村干部,全县基本上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参与。你说,还有比这更重视的工作吗?
你是幸运的因为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党委政府精心组织你,有力保障你,社会各界纷纷闻你而动。麟游住宿条件有限,县城2家规模性酒店给了你诸多便利:恰逢旅游高峰期,酒店不卖高价房留给普查人员;普查员深夜返回,大厅仍有相迎的笑脸和热腾腾的饭菜;客房插座不足,酒店连夜组织安装……白天在村普查时,村上便民灶的饭菜虽然简单,但普查办组织有关部门均在现场抽检化验,还反复叮咛要做的可口。听说普查要租车,私人老板退掉了高价包车;去偏远村组需要小车;县级几大班子最好的公务车辆开到了普查员眼前。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宝鸡调查队的领导来县慰问检查;宝鸡市统计局领导多次在会上强调安排;书记县长亲自检查防虫防暑用品配发情况;县长深夜来到了数据核查组,随身掏出几百元买来西瓜让大家解渴消暑;有普查员中暑了,县级领导亲自护送到市中心医院。天下大雨,气温下降,几名工作人员为普查员拿来了自己的衣服。卫健系统派来医护人员跟车服务;麟游县总工会为普查人员送来了“清凉”;公安人员在驻地24小时保驾护航,就连普查员的叫醒服务都由各部门高素质的干部按楼层包干……淳朴的麟游人民像对待小孩般呵护你,你说你有多“值钱”。
你是过硬的顶层为你严密设计,基层因此严格执行。中、省、宝鸡市、麟游县《方案》摞起来厚度近3厘米。一项又一项指标,一天接一天时间安排,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规定流程,大家做得一丝不苟。作为组织者、亲历者,我目睹了希望“松一点”、“粗一点”和“灭火”、“消灾”者的一次次碰壁和尴尬,见证了依法调查的严肃,顺利的获得了高质量的普查数据。你说,大家心里能不踏实吗?
你是永恒的先不说耀眼的脱贫攻坚普查精神,最直接、最现实的是这次普查锻炼了一大批干部。仅统计人而言,以往哪个普查能和你相比:过去的普查没有“大兵团”跨市跨县的;没有党委政府作为中心工作全面动员的;没有这么多党政领导直接参与的;没有动用过这么多的社会资源的;也没有这么大的声势和影响力。面对这一切,统计人站在前边,在组织、在协调,完全一个大总管,更算一名“主考官”。一个又一个辛劳的身影,一天又一天披星戴月,是苦点、累点,但是很充实;不容易、不一般,但是,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经验,“掌握”大兵团已成为无数统计人的拿手之作!
对于脱贫攻坚普查,也许共和国的历史上仅此一举,但你已深深留在了像我一样的统计人和千千万万个干部的记忆中,这份记忆弥足珍贵,历久弥新,越想越有味,越久情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