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统计局网站! 今天是:
本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文化

坚守诚信诚实 做依法统计的践行者

编辑:王宁宁 来源:麟游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5-09-26 10:32

在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的今天,统计工作已不仅是简单的数字汇总,更是社会运行的晴雨表、政策制定的指南针。当每个数据点都承载着决策的重量,诚信统计便成为维系社会信任的隐形契约,而统计一线奋战的我们成为守护这份契约的盾牌。

一、诚信诚实:统计之魂,立身之本

诚信,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是统计人安身立命之本。统计绝非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透过纷繁复杂的数据洞察社会发展的趋势,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每一组数据,都关系着国计民生的福祉;每一个百分比,都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冷暖。古往今来,“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的箴言始终在警示我们:统计容不得半点虚假,唯有以诚相待,方得真实之数。

翻开历史的画卷,诚信统计的光辉事例比比皆是。古代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商队需穿越不同文明与地域。商队采用“契约+统计”保障交易诚信,以多语种法律文书固化交易细则,详细记录货物数量、价格、交货时间,双方签字画押。沿途设立驿站,统计货物损耗、关税缴纳等数据,确保各环节透明。建立“商誉档案”,记录商人的交易历史与信用,失信者将被所有驿站拒之门外。数据化的契约与信用统计,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商人得以互信合作,成就了千年商路的繁荣。

在当代社会中,诚信统计更是无处不在。阿里巴巴“芝麻信用”通过统计用户消费行为、履约记录(如按时还款、评价真实性)、社交关系等数据,生成信用分,影响借贷额度、免押服务。京东则通过“京信用”统计商家售后率、退货率,保障消费者权益。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通过比对论文数据库,统计重复率,遏制学术造假。高校建立“学生诚信档案”,记录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行为,影响毕业与升学。

诚信统计不仅关乎道德,更影响国家决策。试想,如果人口普查数据失真,政府如何科学规划教育资源、医疗设施?如果经济统计数据造假,宏观调控政策如何精准落地?虚假数据如同迷雾,会误导政策制定,损害公共利益,甚至动摇社会信任。因此,统计工作者必须始终将诚信作为信仰,以“真实可信、不出假数”为底线,让每一份数据都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依法统计:统计之基,法治之盾

依法统计,是统计工作的底线,是统计数据质量的根本保障。在法治社会的今天,统计早已不是随心所欲的行为,而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法律法规严格规范的庄严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如高悬的明镜,既照亮统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也为统计人员提供了坚实的保护。它明确规定了统计调查对象的权利和义务,严禁虚报、瞒报、篡改统计数据等行为,为统计工作筑起了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

依法统计不仅是对违法行为的惩处,更是对统计工作者的保护。现实中,统计人员常常面临各种压力:或来自领导的“暗示”,或源于企业的“阻力”,或出于个人利益的诱惑。此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领导干部干预统计工作记录报告制度》便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明确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职权,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干涉。《记录报告制度》明确规定统计人员面对领导指示、授意统计造假的应对措施。这意味着,统计工作者可以挺直腰杆,依法拒绝虚假数据,抵制干预行为。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统计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推动统计法治化进程。从将统计造假列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多次修改,到统计督察制度和防治统计造假刚性制度的建立;从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行动,到统计信用体系的构建,一系列举措织密了法治之网,为依法统计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制度设计,让法律从纸面走向实践,从条文变为行动,真正成为守护统计数据的“金钟罩”。

三、诚信与法治双轮驱动,共筑统计根基

诚信与法治,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诚信为依法统计奠定道德基础,让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内化于心的行为准则;依法统计则为诚信提供制度保障,使诚实的行为不再孤立无援,而是得到法律的强力支持。二者交融,共同构筑起统计工作的坚实根基。

推动诚信与法治的深度融合,需要多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将诚信统计理念融入统计人员的血脉,培养“真实至上”的职业信仰。另一方面,要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让统计调查对象知法、守法、用法。通过普法讲座、案例警示等形式,明确法律底线,增强全社会对统计法治的认同。同时,要严格执法,对统计违法行为“零容忍”,让法律长牙带刺,形成强大震慑。

新时代背景下,统计工作面临新挑战,更需要诚信与法治的双轮驱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统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造假的新手段、新形态。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既要坚守诚信底线,筑牢道德防线,又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规范数据收集、处理、发布全流程。唯有如此,才能确保统计数据在技术浪潮中始终真实可信,经得起时代检验。

四、坚守诚信诚实,做依法统计的践行者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统计工作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从宏观经济调控到民生福祉保障,从科技创新监测到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数据已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作为新时代基层统计法治工作人员,必须扛起责任,以诚立身,以法护统,为基层依法统计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强化宣传,提升统计人员法治素养。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新时代统计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统计职业道德规范》等作为培训宣传的重点内容,增强基层统计人员“依法统计、诚信统计”的理念,从源头强化数据质量,确保依法统计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

(二)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强化统计监督职能。不断完善《县级相关部门党组织向县纪委监委移送问题线索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领域数字造假监督执纪执法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巡察机构与统计部门协作机制的意见(试行)》和《麟游县审计监督与统计监督贯通协同工作办法(试行)》等工作机制,先解决“有没有制度”的问题,再解决“制度如何运行”的问题,不断推动部门联动机制,切实做到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凝聚监督合力,强化统计监督职能。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统计执法的综合能力。一是建议将考取统计执法证作为个人年度考核的加分项,选派县局符合要求的干部参加执法全省统一组织的执法证考试,进一步充实我县统计执法力量,提高我县统计执法力量,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统计保障;二是通过开展行政执法案件评查和执法人员培训、外出参加执法等,进一步提升我县执法人员的综合执法能力和执法案卷质量;三是按照全县行政检查相关要求,对统计“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在县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对检查事项和依据、检查频次上限、检查标准、检查计划等进一步做了明确和规范,使我县统计执法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

当每一份统计数据都闪耀着诚信的光芒,当每一次统计调查都遵循着法治的轨道,我们便能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决策依据,为社会进步注入更加强大的动力。统计工作者虽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他们用真实的数据描绘社会发展的轨迹,用法治的精神守护国家治理的根基,在无声处书写着时代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