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困难的宏观经济形势,宝鸡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中省一系列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政策措施,高强度、快节奏推进各项工作,全年经济呈现“稳、优、快、好”的特点。
一、经济发展平稳
全年宝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增速快于全省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7.6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017.45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370.81亿元,增长9.5%。经济增速虽较上年回落,但总体平稳,仍处于较快发展区间。
农业生产发展平稳。“以秋补夏”成效明显。因干旱夏粮欠收,“以秋补夏”成效明显,秋粮喜获丰收。秋粮总产72.09万吨,较上年增产3.0%,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45.59万吨,超目标任务1.59万吨。畜牧业生产稳定。全年生猪出栏增长5.1%,牛出栏增长0.3%,羊出栏增长4.9%,家禽出栏下降1.4%。肉类总产量增长4.1%,奶类产量增长5.6%,禽蛋产量增长4.3%。水果蔬菜产量稳定增长。全年园林水果总产量126.03万吨,增长2.7%。其中苹果产量66.37万吨,增长0.5%;猕猴桃产量48.80万吨,增长7.5%。全年蔬菜产量129.16万吨,增长7.5%。
工业生产增长平稳。全年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58.52亿元, 较上年增长15.6%,实现工业增加值744.67亿元,增长16.4%,增速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实现了平稳增长。优势行业支撑宝鸡市工业增长。2013年宝鸡市32个行业大类中,27个行业实现不同程度增长,15个行业增速超过宝鸡市平均增速。装备制造业回升明显。宝鸡市重点行业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604.82亿元,增长23.8%,增速较上年提升18.5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增长平稳。全年宝鸡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99亿元,较上年增长14.7%。其中,餐饮收入44.56亿元,增长7.1%;商品零售额425.43亿元,增长15.5%,增速高于餐饮收入8.4个百分点。
金融业运行健康。年末,宝鸡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62.65亿元,较年初增长13.8%。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1039.91亿元,较年初增长13.9%。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72.79亿元,较年初增长20.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03.56亿元,较年初增长20.0%,中长期贷款余额438.92亿元,较年初增长20.8%。
全年新增小额贷款公司4户,年末宝鸡市15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8.48亿元,贷款余额7.93亿元。年内开源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宝鸡营业部先后开业,三家营业部证券交易额0.69亿元,其中股票交易额0.4亿元。
二、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宝鸡市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2013年宝鸡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70.8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4.0%,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扭转了近几年不断下降的局面。
外向型经济取得成效。全年宝鸡市外贸进出口总额8.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1%,增速较去年大幅提升28.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98亿美元,增长26.4%,增速提高15.8个百分点;进口1.90亿美元,下降1.7%。
高科技、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和技术含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宝鸡市近年调整工业产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在今年经济下滑的不利环境下,宝鸡市这一工作成效显著。2013年具有高科技、高技术的铁路、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31.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7.8%、汽车制造业增长27.3%,引领了宝鸡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结构的调整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宝鸡市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全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89.29亿元,增长26.8%。其中,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增长57.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24.4%,生物产业投资增长28.6%,高端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1.9%。
非公经济占比提升。2013年,宝鸡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773.2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0.02%,较上年提升0.46个百分点,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
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全年宝鸡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69.78亿元,较上年增长27.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81.44亿元,增长28.5%,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工业投资538.20亿元,增长37.9%,增速比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907.66亿元,增长45.9%,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7.4%,对全社会投资的贡献率为77.3%。
招商引资实现突破。坚持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一号工程”,先后成功引进了投资72亿元的宝鸡吉利汽车、20亿元的西部光谷通信、20亿元的普宁国际服装、20亿元的大唐风电、19.3亿元的千阳环保新材料等重大产业化项目,全年落实招商引资项目871个,实现到位资金648.33亿元,居全省前列。
重点项目强力推进。300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46.97亿元,争取中省资金150.4亿元。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36个,比上年增加81个,重点项目数、年度投资额、新建项目开工率均创历史新高。凤翔县150万吨/年煤制甲醇一期工程、眉县农夫山泉太白山饮用天然水生产线,高新区赛威重型机床建设等81个项目建成投运,青啤宝鸡工业园、海螺型材、凤县新能源等项目进展顺利,招贤煤矿、国铁集团机车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西宝客专建成通车,宝鸡支线机场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经济效益好
工业企业效益提升。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跨地区企业)实现利税153.88亿元,较上年增长12.1%,其中利润89.88亿元,增长16.5%。亏损企业75户,亏损面16.5%,较上年下降6.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0.37亿元。
财政增收。宝鸡市财政总收入171.65亿元,比上年增长7.8%;地方财政收入72.02亿元,增长16.4%。财政支出220.41亿元,增长8.3%,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70亿元,增长20.2%,医疗卫生支出18.94亿元,增长20.1%。
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宝鸡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09元,比上年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512元,增长11.5%。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76元,比上年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725元,增长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