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统计局网站! 今天是:
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 市级统计分析

我市“五上”企业退库增多退库现象亟需高度关注

编辑:王小让 来源:普查中心 发布时间:2021-06-23 11:01

“五上”企业是指经过发展和培育,达到一定规模,符合纳入统计联网直报标准的单位,具体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规上服务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这类企业统称为“五上”企业。“五上”企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是支撑一个地区经济总量的重要载体,也是反映经济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更是衡量一个地区市场经济主体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关注“五上”企业入库、在库、退库等各阶段情况,对引导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21年5月末,全市累计申请退库企业共有198户,申请退库企业数量较2020年度退库企业数量增加53户,退库数量明显增加,退库现象亟需高度关注。

一、全市“五上”企业在库及退库基本情况

截至2021年5月末,全市共有“五上”企业2642户,扣除退库因素,同比增长3.6%,其中规上工业845户,同比增长5.6%;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30户,同比增长17.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1076户,同比增长5.5%;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287户,同比增长5.9%;规上服务业企业204户,同比下降22.7%。(分县区情况详见下表)

截至2021年5月末全市累计申请退库198户,退库数量相比往年显著增多。分行业看,工业退库31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退库80户,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退库3户,规上服务业企业退库84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和规上服务业企业退库数量分别占退库总数的40.4%和42.4%。分县区来看,金台区、渭滨区、扶风县、高新区退库企业较多,占全部退库数的52%。退库企业较多导致全市“五上”企业在库数较年初净增1户。(分县区分行业申请退库数及净增情况详见下表)

二、全市“五上”企业退库原因分析

截至2021年5月末,全市累计申请退库198户,占全市“五上”企业在库数的7.5%,其中,达不到规模(限额)标准退库的单位129户;当年没有经营活动退库单位3户;破产、注(吊)销退库单位15户;停产歇业退库单位51户。与2020年全年退库(145户)相比,申请退库数量增加53户。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服务业企业退库较多,占全部退库数量的83%,其他退库单位数处于调查单位自然更替变动合理区间。总体分析,大部分企业退库主要是受疫情持续影响、企业自身经营不善导致规模缩小或停业歇业等原因造成的“淘汰性退出”,这部分企业是退库企业的主要构成,有180户,占整个退库单位数的90.9%。

分行业看,工业退库的31户企业中,主要集中在食品制造、木材加工、水泥混凝土制造、面粘制造、陶瓷及塑料制造等行业,这些企业存在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产能落后等。批零住餐企业退库主要是受网上销售的冲击和疫情影响,加之经营不善造成亏损及停业歇业。而申请退库的服务业企业中有94%的企业是由于服务业企业统计标准提高致使企业不达标而退库。

三、建议

一是高度重视企业入库工作。企业退库是调查单位自然更替现象,必须有新增企业入库,才能保证全市“五上”企业的存量,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因此要继续加大对企业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同时积极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的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新经济”企业入库,全力带动全市经济高质量运行。

二是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抓好本行业预达标企业的培育跟踪,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准规上”企业的扶持培育工作,特别针对今年服务业企业退库较多的情况,建议发改委牵头联合交通、文化、住建、商务等部门重点发展融合度高、关联度大、带动功能强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打造物流园区和物资储备基地;以产业化、市场化为方向,拓宽商务服务领域,提高商务服务质量。发展工业设计、广告策划等创意产业,推动与优势产业互动融合,做到培育成熟一批、申报纳统一批。

三是加强对在库企业的关注和支持。各县区、各部门除了要重视培育扶持企业上规模外,还应加强对已入库企业的关注和支持,及时解决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避免出现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导致由“规上”转为“规下”。对新入库的“五上”企业,要在财税、金融政策上继续给予更多的扶持,帮助入库企业稳定成长。

四是加大督促力度,确保“五上”企业有序净增。要按照“按季通报、按月督促”的要求,对“五上”企业的有序净增进行督促。由于培育“五上”企业的主要力量是市县(区)行业主管部门,因此,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申请退库企业的研判、分析原因并通过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恢复生产,为宝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