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统计局网站! 今天是:
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文化

别付奇:在感恩历程中悟透人生担当

编辑:别付奇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3-20 09:19

  前些日子,在与同事谈起人生成长经历过程中,不约而同地说起感恩二字。不由得回想起自己当年,参加军校考试,被军校录取和毕业,从此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坎坷历程,一目目在脑海中浮现,突然觉得有点让人心酸和愧疚,还有那么点遗憾。可能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但都会在父母的疼爱、老师的教诲、组织的关怀、领导的关心、同志和朋友的帮助下成长进步,过程的艰辛和不易,我们回想起来都历历在目。我们一路走来,别人很小的帮助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举手之劳,也早已忘记。但对于我们每个人自身来说那可是天大的幸运。因此我们在生活中是否应该多一些感恩的回忆、真情的回报、责任的担当呢?

  一是要用感恩之心明事理。感恩是一种文明,更是一种品德。如果人人都有一颗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就会变得更加和谐、亲切。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开心、健康,身心将会得到永久的滋润。感恩同时更是一份责任,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修养,是做人的起码良知,也是人之常理。对于今天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孝敬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世界原来是那么的美好。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有人说善良的本质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对别人的帮助,哪怕是一点一滴,我们都应当永怀感恩之心。把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当成我们处事的基本修养。时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用心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真爱自己、包容别人,才能真正赢得人生真爱、赢得纯真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和幸福,就会在不断明白生活事理中取得长足进步,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充实、无悔的人生历程。
 
  二是要用回报之情尽善行。古往今来,所有积德行善的人,从来不会考虑行善会得到什么回报。他们往往出于一颗爱心或是叫做本能的善心,去做有益于他人的事。在平常生活当中,在你没有想要的时候,并不等于它没有存在。只是你感觉到或感觉不到的问题。因为它多数时候并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或意识形态上的赞许和鼓励。如果你帮助或搭救了别人,他可能并没有马上给你金钱上的补偿或谢意,但是你的行为却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许和社会的认可,甚至会被新闻记者采访登报。这其实就是另一种方式的无声肯定和回报。人的本性实为善良,可为什么有的人本性会变得凶狠,有的人会变得得那么冷漠无情?其实,真正的善良举动是一种来自生命的本能,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我们常常说的要以平常心理看待事情、要以常态心理处理事情,实质上就是要以善良之心看事、以善良之心处事,也就是按我们生命的本能看待事情、考虑事情、处理事情。学会在感悟自己的人生历程中,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感谢贵人的无私之助,感受社会的大爱之德。能亲自看望就抽点时间争取拜望一下,不能拜望的多与他们沟通联系,保持情感上的沟通,时刻惦记着他们、关心关注他们、真情回报他们,使他们在心灵深处得到一丝丝安慰。只有这样,我们在回味人生时才不会有太多的遗憾和愧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阳光,我们的人间才会更加美好灿烂。

  三是要用担当之责干工作。古人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在非常时期尽非常之责,用超常之功作非凡之为,一个人唯有勇于担当,才能成就人生大事。担当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勇于担当是一份动力,更是一份忠诚。正所谓低能不可居要职,平庸岂能担重任。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争做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表率,以担当之心、担当之身,践行担当精神。担当,简单地说,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并在承担责任当中汇聚自己的全部正能量。我们要把这种正能量充分激发出来,去创造、去拼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担当。这种担当或从情感出发、或从责任感出发、或为亲友、或为家人、或为社会。担当是一种境界,在日常社会生活和工作中,肯定有逃避担当、不敢担当的人和事。但是,对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必须时刻把这份担当变为内心深处的价值追求。担当是一种责任,不担当行不行呢?肯定不行。你是什么人,就要干什么事。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除了对家庭负责,还要对事业负责。担当更是一种自觉,没有自觉,就谈不上担当。其实担当也很具体,就是男人们常说的用肩膀扛起来,扛起做人的责任。对我们统计干部,就是要扛起对统计事业的担当,对各项统计数据要经得起历史的评说,经得起群众的公论,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是我们统计人对历史的最大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