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统计局网站! 今天是:
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文化

涂吉平:关于凤县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难的几点思考

编辑:涂吉平 来源:凤县 发布时间:2017-09-19 11:58

  开展的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调查入户登记是抽样调查的难点,是获得可靠调查基础数据、取得抽样调查成功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逐步多样化,利益诉求趋向于多元化,调查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解决人口抽样调查入户难问题,做到登记不重不漏,结合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经验,对解决人口调查入户难提出几点思考。
 
  一、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众参与意识下降
 
  每年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开始之前,政府及统计部门都进行大力的宣传,但到正式开展调查时,仍然会出现部分居民不配合的现象。调查员入户要求居民出示相关证件、回答问题,他们都会以种种借口不配合,有时侯会出现被拒绝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居民对调查人员缺乏信任,没有将人口调查工作和居民自身利益放在同一高度。
 
  (二)人口流动迁徙频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迁徙、人口流动等各种变化频繁,流动人口大量涌现,加之城市建设中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农村进城打工者增加,看孩子、当保姆人员增多,给人口调查入户登记带来较大困难。同时,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个人隐私保密意识的提高,有些调查对象的思想存在顾虑,使他们配合政府调查的程度也在下降,给登记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三)调查员入户见不到人
 
  在入户登记调查工作中,调查员多次入户见不到人。归纳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流动人口居住地分散以及人员的不稳定性为查找调查对象带来难度,有些流动人口和从事娱乐服务等行业的人员不愿如实申报而躲避调查登记。还有的人在外地照看孩子老人从事经营活动,几时回来时间不确定;二是空挂户和出租房人难找。空户房门紧锁,根本找不到人,问左邻右舍或门卫都说不知道;三是城市里的一些出租房,居住人员变换频繁,很难联系到具体的人;四是高档住宅小区难入户。高档住宅小区的住户,不但防备心理强,而且与社区接触少,生活规律难掌握,很难见到人;五是新建的小区入户难。很多新建小区的住户管理乱,没规律,住户信息无法掌握;六是年轻夫妻难入户。不少年轻夫妇白天上班,晚上很晚回家,正常调查时间赶不上,也很难有机会与之打交道。
 
  (四)调查员门难进、沟通难
 
  一些调查户对人口抽样调查认识不到位,调查员入户登记时,就是不开门、不见面。这样的调查户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家里有人却装作没人,敲不开门;第二种是只有老人或孩子看家,出于安全考虑,不敢开门;第三种是认为调查人口与己没关系,没啥好处。有些被调查户虽然开门了,但存在难沟通的问题:一是难看户口,被调查户不愿提供家中人口详细情况,这样难于保证登记内容的准确性,无法确定人户分离的情况;二是特殊人群沟通难。登记过程中发现个别住户夫妻俩均为聋哑人,调查人员与其沟通极为困难;三是古稀老人问询难。在登记调查中,有的老人年龄偏大、思维、记忆下降,无法记清自己的出生年月、结婚日期等,往往面对提问是“所答非所问”。
 
  (五)不愿提供真实情况
 
  个别调查户对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置之不理,消极冷漠,入户登记时不配合,拒绝提供情况,计划外生育的孩子往往说是亲戚的孩子或者是替别人照看的孩子,死亡的人口不愿意提供死亡信息。外来务工人员群租现象较为普遍,对人口抽样调查目的、意义不了解,作息时间无规律,两员入户时不开门事件时有发生,个别人思想有顾虑不愿意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外地方言不易理解,给登记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人口抽样调查入户难的几点思考
 
  人口抽样调查每年都要搞,需要多方努力和公众配合参与。多年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制度、规定和工作流程的同时,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入户登记各个难点迎刃而解,使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一)突出重点,加强人口抽样调查宣传力度
 
  人口抽样调查宣传是使百姓了解和配合调查的有效手段,做到点面结合。关键是对抽中的小区要重点宣传,消除调查对象的思想疑虑,使之主动配合调查登记。通过当地新闻媒体,让社会公众了解所取得的数据将直接关系党和政府对人口等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度
 
  在入户登记中,要争取得到村委会、社区和当地派出所的积极配合,是入户登记工作的关键。只有这样即便有调查户不诚实、故意编造个人信息,申报的情况不符合实际,也会在民警登记记录中进行核对,当场进行纠正错误信息,使其配合调查登记。
 
  (三)选调“两员”是关键
 
  入户登记是由调查员和调查指导员来完成的。选调“两员”最好是调查区内广大调查对象熟悉、文化程度高、办事公道的群众。如果“两员”是向社会招聘的,必须先进行公示,而后由小区内威望高的老熟人带路、敲门,这样易取得调查对象的信任与配合,否则就要吃闭门羹。另外,“两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1%人口抽样工作的关健,是调查入户登记的直接承担者,是获得准确调查资料的最基础环节。所以选调“两员”必须要求政治思想好,综合素质高,协调能力强。
 
  (四)扎实做好摸底、登记工作
 
  摸底调查和入户登记是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重中之重,决定调查的成败,特别是摸底调查阶段,要有充分时间,最好经过统计、计生、公安、民政等部门联审,镇、街道办事处参与协助、抽中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参与进行逐一摸底清查,认真填写《房主姓名底册》,并进行比对、分析、核实、查缺补漏,去伪存真。对那些多次入户找不到人,回家时间又不确定的调查户应在住户住所张贴通知,等其看到通知书后,可以随时到人口调查登记点填报家庭情况,还可以预约登记。这是解决“入户难”的一个有效办法,对减少调查员入户次数,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很大作用。
 
  (五)保障经费落实,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本着精打细算、节约办事的原则,实事求是,强化保障的原则,合理编制调查经费预算,依据调查业务工作量的大小和难易程度,按时支付从社会选聘的“两员”的劳动报酬经费,确保工作有序开展。